高中化學實驗題?第二題選溴水不選氯水的解釋在上面一段有我大致看了下 這是一道比較難的實驗題 其實是兩邊同時產生氣體到3中發生SO2+2H2S=3S+2H2O的反應 所以 容器1 是一個簡單啟普發生器,故用于H2S氣體的準備而 6用來制取SO2,因為該裝置可以控制SO2的反應速率 出來的SO2 通到2里檢測還原性,那么,高中化學實驗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從圖上看,①是用FeS、2HCl反應制取H2S,FeS是固體放在隔板上,長頸漏斗中是鹽酸。②中裝有溴水(現象比氯水明顯)用來檢驗題目中說的SO2的還原性。③是混合兩種氣體的,即發生SO2+2H2S=3S+2H2O。檢驗SO2的漂白性用的是品紅試液。當SO2通過②后再通過④檢驗漂白性,SO2的氧化性只能通過SO2+2H2S=3S+2H2O反應來實現,無論是SO2還是H2S氣體都有毒,溶于水都顯酸性,所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⑥裝置是用來制SO2的,用濃硫酸和亞硫酸鈉來制取。
1)反應方程式:3Fe+4H2O(g)==高溫==Fe3O4+4H2
還原劑:Fe 氧化劑:H2O
2)導管放入水槽,加熱,有氣泡,停止加熱,導管內回吸段水且短時間內液面不下降
3)產生水蒸氣 防止爆沸
4)先酒精燈,再酒精噴燈。 原因:先讓裝置中充滿水蒸氣排除裝置中空氣,再點燃酒精噴燈,讓Fe于水蒸氣反應,若反之,Fe與裝置內空氣反應。
5)無水硫酸銅干燥(除水蒸氣)
純手打,望采納。
因為SO2要用Na2SO3與1:1硫酸來制取,而Na2SO3是可以溶于水的,不能用啟普發生器,要用⑥裝置制取。
而H2S可以用FeS與稀硫酸來制取,FeS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體,該反應可以用啟普發生器,裝置①是簡易啟普發生器。
裝置③是SO2與H2S兩種氣體混合反應的裝置。
②品紅,檢驗SO2有漂白性。
④溴水,檢驗SO2有還原性。
⑤燒堿溶液,除去尾氣中的SO2或者H2S。
溴水濃度大時呈紅棕色,濃度小時呈黃色,顏色比氯水深,褪色比較明顯,揮發性也稍小些。
熟石灰在水中微溶,澄清石灰水濃度小;燒堿易溶于水,可配成較大濃度,吸收SO2比石灰水充分。
高中化學實驗題(解題過程)
對于一些極弱的酸(堿),有時可以利用化學反應使其轉化為比較強的酸(堿)之后,再進行滴定,因此又稱之為強化法。以滴定硼酸的實驗為例,滴定硼酸溶液前,可以向溶液中加入大量甘油或甘露醇,就可以用NaOH溶液進行準確滴定。反應方程式如下:
H3BO3+2C3H8O3==H[B(C3H6O3)2]+3H2O
1、甘油中常含有游離酸,不經過中和處理與硼酸溶液混合后會使得測量得到硼酸的量(偏大),因此要先把甘油中的游離酸中和之后再與硼酸混合。向硼酸中加入少量酚酞用NaOH溶液滴加至溶液顯(淺紅色)為止。
2、向硼酸溶液中加入甘油的目的是(強化,把硼酸變成較強的酸,以便測定)
3、(19.98mL+20.00mL+20.02mL)/3
=20.00ml=0.02000L
n(OH-)=0.1*0.02000
=0.002000mol
n(H?BO?)= 0.002000mol
m(H?BO?)=0.002000*62
=0.124g
該工業硼酸樣品的純度為0.124*(250/25)÷1.5=0.8267=82.67%
化學實驗題主要考核你的實驗現象記憶,你需要熟記實驗中出現的現象,包括顏色變化、氣體生成等。實驗中所用的器具材料和儀器名稱也是重要的考點,必須準確掌握。化學實驗題通常還會考察計算和化學式的運用,這些都要求你在備考時全面復習。
實驗現象的觀察和記錄是解答化學實驗題的關鍵。實驗中,各種化學物質的反應會帶來顏色變化、氣體生成等現象。了解這些現象有助于你更準確地描述實驗過程。例如,在鐵與硫酸反應時,鐵溶解,溶液變為淺綠色,同時有氣體生成。這種現象的觀察和記錄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答相關題目。
實驗用具材料和儀器名稱是化學實驗題中的另一個重要考點。例如,在進行酸堿滴定時,需要用到滴定管、錐形瓶、磁力攪拌器等。熟悉這些器具材料的名稱和用途,可以讓你在解答實驗題時更加得心應手。同樣,了解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助于你在實驗中避免錯誤。
化學式和計算也是化學實驗題中的重要考點。在實驗中,化學式可以用來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關系,通過計算可以得出實驗數據。例如,在測定某溶液的濃度時,可以通過化學反應方程式來計算出溶液中溶質的摩爾數。掌握化學式和計算方法,可以讓你在解答實驗題時更加準確。
在備考過程中,全面復習實驗現象、實驗用具材料和儀器名稱、化學式和計算方法,可以幫助你在化學實驗題中取得好成績。
以上就是高中化學實驗題的全部內容,鐵鈷鎳 一、 實驗目的:1. 試驗并掌握二價鐵鈷鎳的還原性和三價鐵鈷鎳的氧化性;2. 試驗并了解鐵鈷鎳的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質。二、 實驗內容:1. 鐵(II)、鈷(II)、 鎳(II)、 化合物的還原性 (1) 鐵(II)的還原性 a. 在酸性介質中,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