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學(xué)科分類 > 數(shù)學(xué)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公式,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公式圖片

  • 數(shù)學(xué)
  • 2023-07-27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公式?加數(shù)+加數(shù)=和,和-加數(shù)=加數(shù)。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減數(shù)+差=被減數(shù)。因數(shù)×因數(shù)=積,積÷因數(shù)=因數(shù)。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除數(shù)×商=被除數(shù)。加法運算 在有括號的算式里,那么,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二年級公式表打印版

小學(xué)數(shù)學(xué)公式:

1、長方形山閉的周長=(長+寬)×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a.a= a

5、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徑=半徑×2 d=2r 半徑=直徑÷2 r= 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 c=πd =2πr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πr

11、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12、長方體的體積 =長×寬×高 V =abh

13、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S =6a

14、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a

15、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 S=ch

16、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cè)面積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逗派裂

1、 每份數(shù)×份數(shù)=總數(shù) 總數(shù)÷每份數(shù)=份數(shù) 總數(shù)÷份數(shù)=每份數(shù)

2、 1倍數(shù)×倍數(shù)=幾倍數(shù) 幾倍數(shù)÷1倍數(shù)=倍數(shù) 幾倍數(shù)÷倍數(shù)=1倍數(shù)

3、 速度×?xí)r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shù)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shù)量 總價÷數(shù)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shù)+加數(shù)=和 和-一個加數(shù)=另一個加數(shù)

7、 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 差+減數(shù)=被減數(shù)

8、 因數(shù)×因數(shù)=積 積÷一個因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

9、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被除數(shù)÷商羨豎=除數(shù) 商×除數(shù)=被除數(shù)

小學(xué)數(shù)學(xué)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cè)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cè)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cè)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shù)÷總份數(shù)=平均數(shù)

和差問題

(和+差)÷2=大數(shù)

(和-差)÷2=小數(shù)

和倍問題

和÷(倍數(shù)-1)=小數(shù)

小數(shù)×倍數(shù)=大數(shù)

(或者 和-小數(shù)=大數(shù))

差倍問題

差÷(倍數(shù)-1)=小數(shù)

小數(shù)×倍數(shù)=大數(shù)

(或 小數(shù)+差=大數(shù))

植樹問題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么:

株數(shù)=段數(shù)+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shù)-1)

株距=全長÷(株數(shù)-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shù)=段數(shù)=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shù)

株距=全長÷株數(shù)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shù)=段數(shù)-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shù)+1)

株距=全長÷(株數(shù)+1)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定義總結(jié)

加數(shù)+加數(shù)=和,和-加數(shù)=加數(shù)。

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減數(shù)+差=被減數(shù)。

因數(shù)×因數(shù)=積,積÷因數(shù)=因數(shù)。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除數(shù)×商=被除數(shù)。

加法運算

在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 小 括號 )里面的,再算( 中括號 )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告大的。

1、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同級攔友鏈運算時,從左到右依次計簡孫算;兩級運算時,先算乘除,后算加減。

有括號時,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有多層括號時,先算小括號里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再算大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2、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除法是減法的簡便運算。減法與加法互為逆運算,除法與乘法互為逆運算。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公式總結(jié)

61 矩形性質(zhì)定理 2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64 菱形性質(zhì)定理 1 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65 菱形性質(zhì)定理 2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66 菱形面積=對角線乘積的一半,即 S=(a×b)÷2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69 正方形性質(zhì)定理 1 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都相等

70 正方形性質(zhì)定理 2 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

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71 定理1 關(guān)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的

72 定理2 關(guān)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稱點連線都經(jīng)過對稱中心,并且被

對稱中心平分

73 逆定理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yīng)點連線都經(jīng)過某一點,并且被這一點平分,

那么這兩個圖形關(guān)于這一點對稱

74 等腰梯形性質(zhì)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

75 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 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 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 如果一組平行線在一條直線上截得的線段相等,

那么在其他直線上截得的線段也相等

79 推論 1 經(jīng)過梯形一腰的中點與底平行的直線,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論 2 經(jīng)過三角形一邊的中點與另一邊平行的直線,必平分第三邊

81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線定理 梯形的中位線平行于兩底,并且等于兩底和的一乎則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如果 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前讓性質(zhì) 如果 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質(zhì) 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

/(b+d+…+n)=a/b

86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 三條平行線截兩條直線,所得的對應(yīng)線段成

比例

87 推論 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截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

的應(yīng)線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yīng)線

段成比例,那么這條直線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邊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邊,并且和其他兩邊相交的直線,所截得的三角形的

三邊與原三角形三邊對應(yīng)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和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相交,

所構(gòu)成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兩角對應(yīng)相等,兩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邊上的高分成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 2 兩邊對應(yīng)成比例且夾角相等,兩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 3 三邊對應(yīng)成比例,兩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 如果慧頃局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與另一個直角三角形的

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yīng)成比例,那么這兩個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質(zhì)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高的比,對應(yīng)中線的比與對應(yīng)角平分線的

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質(zhì)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

二年級下冊必備公式

數(shù)學(xué)是各式各樣的證明技巧,數(shù)學(xué)公式對小學(xué)生們的數(shù)學(xué)學(xué)習(xí)非常重要,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推薦關(guān)于二年級數(shù)學(xué)的面積公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xué)二年級數(shù)學(xué)面積公式一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C=(a+b)×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S=ab

4、正辯大拿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a.a=a

5、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S=ah÷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S=ah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徑=半徑×2d=2r半徑=直徑÷2r=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c=πd=2πr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πr

11、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12、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V=abh

13、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S=6a

14、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a

15、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S=ch

16、圓柱的表面積=上下攜搭底面面積+側(cè)面積

S=2πr+2πrh=2π(d÷2)+2π(d÷2)h=2π(C÷2÷π)+Ch

17、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V=Sh

V=πrh=π(d÷2)h=π(C÷2÷π)h

18、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V=Sh÷3=πrh÷3=π(d÷2)h÷3=π(C÷2÷π)h÷3

小學(xué)二年級數(shù)學(xué)面積公式二

學(xué)數(shù)學(xué)圖形計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長S面積a邊長周長=邊長×4C=4a面積=邊長×邊長S=a×a

2、正方體V:體積a:棱長表面積=棱長×棱長×6S表=a×a×6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

3、長方形 C周長S面積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長方體 V:體積s:面積a:長b:寬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積a底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2÷底 三角形底=面積×2÷高

6平行四邊形 s面積a底h高 面積=底×高 s=ah

7梯形 s面積a上底b下底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圓形 S面積C周長∏d=直徑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仿段積=半徑×半徑×∏

9圓柱體 v:體積h:高s;底面積r:底面半徑c:底面周長

(1)側(cè)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cè)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cè)面積÷2×半徑

10圓錐體 v:體積h:高s;底面積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二年級下冊除法公式

小學(xué)數(shù)學(xué)圖形計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長S面積a邊長周長=邊長×4C=4a面積=邊長×邊長S=a×a

2、正方體V:體積a:棱長表面積=棱長×棱長×6S表=a×a×6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

3、長方形

C周長S面積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長方體

V:體積s:面積a:長b:寬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積a底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2÷底

三角形底=面積×2÷高

6平行四邊形

s面積a底h高

面積=底×高

s=ah

7梯形

s面積a上底b下底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圓形

S面積C周長∏d=直徑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圓柱體

v:體積h:高s;底面積r:底面半徑c:底面周長

(1)側(cè)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cè)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cè)面積÷2×半徑

10圓錐體

v:體積h:高s;底面積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shù)÷總份數(shù)=平均數(shù)

小學(xué)數(shù)學(xué)公式: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a.a= a

5、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徑=半徑×2 d=2r 半徑=直徑÷2 r= 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 c=πd =2πr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πr

11、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12、長方體的體積 =長×寬×高 V =abh

13、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S =6a

14、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a

15、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 S=ch

16、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cè)面積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

1、 每份數(shù)×份數(shù)=總數(shù) 總數(shù)÷每份數(shù)=份數(shù) 總數(shù)÷份數(shù)=每份數(shù)

2、 1倍數(shù)×倍數(shù)=幾倍數(shù) 幾倍數(shù)÷1倍數(shù)=倍數(shù) 幾倍數(shù)÷倍數(shù)=1倍數(shù)

3、 速度×?xí)r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shù)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shù)量 總價÷數(shù)量=單價

5、芹物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shù)+加數(shù)=和 和-一個派首局加數(shù)=另一個加數(shù)

7、 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 差塵讓+減數(shù)=被減數(shù)

8、 因數(shù)×因數(shù)=積 積÷一個因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

9、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 商×除數(shù)=被除數(shù)

小學(xué)數(shù)學(xué)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cè)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cè)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cè)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shù)÷總份數(shù)=平均數(shù)

和差問題

(和+差)÷2=大數(shù)

(和-差)÷2=小數(shù)

和倍問題

和÷(倍數(shù)-1)=小數(shù)

小數(shù)×倍數(shù)=大數(shù)

(或者 和-小數(shù)=大數(shù))

差倍問題

差÷(倍數(shù)-1)=小數(shù)

小數(shù)×倍數(shù)=大數(shù)

(或 小數(shù)+差=大數(shù))

植樹問題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么:

株數(shù)=段數(shù)+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shù)-1)

株距=全長÷(株數(shù)-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shù)=段數(shù)=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shù)

株距=全長÷株數(shù)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shù)=段數(shù)-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shù)+1)

株距=全長÷(株數(shù)+1)

以上就是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公式的全部內(nèi)容,總數(shù)÷總份數(shù)=平均數(shù)小學(xué)數(shù)學(xué)公式: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a.a= a 5、。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18|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 日韩AV无码不卡网站|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久久中文字幕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韩国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无码被窝影院午夜看片爽爽jk|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日韩AV无码不卡网站| 人妻av无码专区|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中文字幕韩国三级理论无码| 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久久久g0g0午夜无码精品 |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