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原子物理學是研究原子的結構、運動規律及相互作用的物理學分支。一、原子物理學的發展:原子物理學,研究著微觀世界中的物理現象和核物理過程。近幾十年來,原子物理學的發展勢頭銳不可當,那么,原子物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原子和原子核
一、原子結構:
1、電子的發現和湯姆生的原子模型:
(1)電子的發現:
1897年英國物理衡拆租學家湯姆生,對陰極射線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從而發現了電子。
電子的發現表明:原子存在精細結構,從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觀念。
(2)湯姆生的原子模型:
1903年湯姆生設想原子是一個帶電小球,它的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球體內,而帶負電的電子鑲嵌在正電荷中。
2、 粒子散射實驗和原子核結構模型
(1) 粒子散射實驗:1909年,盧瑟福及助手蓋革完成
現象:
a. 絕大多數 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方向運動,不發生偏轉。
b. 有少數 粒子發生較大角度的偏轉
c.有極少數 粒子的偏轉角超過了90度,有的幾乎達到180度,即被反向彈回。
(2)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由于粒子的質量是電子質量的七千多倍,所以電子不會使 粒子運動方向發生明顯的改變,只有原子中的正電荷才有可能對 粒子的運動產生明顯的影響。如果正電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湯姆生模型那模均勻分布,穿過金箔的 粒了所受正電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 粒了運動將不發生明顯改變。散射實驗現象證明,原子中正電荷不是均勻分布在原子中的。
1911年,盧瑟福通過對 粒子散射實驗的分析計算提出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個很小的核,稱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電荷和幾乎全部的質量,帶負電荷的電子在核外空間繞核旋轉。
原子物理mj是:為總磁量子數。
Mj是J的分量(Mj可以取值:J,J-1,-(J-1),-J)。給定J就知道Mj了。反過來,知道最大Mj就知道J了。
繞核作旋轉運動的電子有譽掘加速度,根據經典的電磁理論,電子應當自動地輻射能量,使原子的能量逐漸減少、輻射的頻率逐漸改變,因而發射光譜應是連續光譜。電子因能量的減少而循螺線逐漸接近原子核,最后落到原子核上,所型皮以原子應是一個不穩定的。
概述
原子是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一個正原子包含有一個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圍繞在原子核周圍帶負電的電子。而負原子的原子核帶負電,周圍的負電子帶正電。正原子的原子核由卜虛差帶正電的質子和電中性的中子組成。負原子原子核中的反質子帶負電,從而使負原子的原子核帶負電。
以上內容參考:-原子
量子力學中的hc=1.24*10的負6次。
原子物理學是研究原子的結構、運動規律及相互作用的物理學分支。它主要研究:原子的電子結構;原子光譜;原子之間或與其他物質的碰撞過程和相互作用。
國內教材以褚圣麟教授的原子物理學為主。詞條詳細介紹了原子物理學的發展歷史、運用、基本知識以及教材等內容。
由于認識上的局限性,加上研究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吸引,除一部分波譜學家對原子能級的精細結構與超精細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外,很多物理學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研局攔究原子核和基本粒子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對原子物理世喊未能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使原子物理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20世紀50年代末期,由于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學的發展,工程師和科學家們發現,只使用已有的原子物理學知識來解決空間科學和空間技術問題已是很不夠了。過去,人們已精確測定了很多譜線的波長,深入研究了原子的能級,對譜線和能級的理論解釋也比搜臘野較準確。
高中原子物理知識點有:α粒子散射實驗、分子間的相互碰撞可以傳遞能量。
α粒子散射實驗是用α粒子轟擊金箔,結果是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轉。這說明原子的正電荷和質量一定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上。
盧瑟福由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空間運動。由α粒子散射實驗的實驗數據還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數量級是10-15m。
從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時放出光子;從低能級向高顫緩寬能級躍遷時可能是吸收光子,也可能是由于碰撞,用加熱的方法,使分子熱運動加劇,分子間的相互碰撞可以傳遞能量。
原子物理簡介:
原子物理學是研究原子的結構、運動規律及相互作用的物理學分支。它主要研究原子的電子結構、原子光譜、原子之間哪裂或與其他物質的碰撞過程和相互作用。經過相當長時期的探索,直到20世紀初,人們對原子本身的結構和內部運動規律才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
1897年前后,科學家們逐漸確定了電子的各種基本特性,并確立了電子是各種原子的共同組成部分。
原子物理學是什么專業如下:
原子結構(也可稱為原子模型)是指原子的組成以及部分的搭配和安排。
原子非常小,以碳(C)原子為例, 其直徑約為140pm(皮米),但通常以半徑記錄,在以毫米(mm)為單位的情況下,直徑為1.4X10^-7mm,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一些微小的電子組成的,這些電子繞著原子核的中心運動,就像鏈升太陽系的行星繞著太陽運行一樣。
并且原子與宇宙任何黑色粒子相同。原子核的最新研究表明,原子核中的質子或中子可能由內外兩種平衡力構成的球型振動能量層。利用此原理可以利用不同大小的能量堆層構造出各種各樣比較穩定的原子核。詞條詳細介紹了中性原子模型、實心 帶電球模型、棗糕模型、土星模型圓兆、太陽系模型、波爾模型、有核模型以及查德威克模型。
物理學專業需要的能力
一、素質要求
1、人文素質: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藝術素養、現代意識、全球意識、團隊精神。
2、專業素質:具有科學思維方法、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具有一定的技術創新橘喚租和應用意識及工程技術素養。
3、身心素質: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二、知識要求
1、專業知識:具有科學的世界觀,較和完整地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所需的數學基礎知識。
以上就是原子物理的全部內容,量子力學中的hc=1.24*10的負6次。原子物理學是研究原子的結構、運動規律及相互作用的物理學分支。它主要研究:原子的電子結構;原子光譜;原子之間或與其他物質的碰撞過程和相互作用。國內教材以褚圣麟教授的原子物理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