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蘇教版四年級數學教案1 第八單元確定位置 課題:練習十五第1課時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在具體的情境中確定位置的方法。 2、通過練習,熟練掌握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3、在練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那么,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制作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課件,可以按照以下結構和內容來制作:
一、課件標題與引入標題: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引入: 簡要介紹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應用場景。 強調四舍五入試商法的重要性和實用性。
二、知識點講解定義與原理: 定義:解釋什么是四舍五入試商法,即在除法運算中,通過四舍五入的方式對除數進行近似處理,從而快速估算商。 原理:詳細講解四舍五入試商法的數學原理,包括如何確定試商的近似值,以及如何通過調整試商來得到準確的商。 步驟與方法: 步驟:列出四舍五入試商法的具體步驟,包括觀察被除數和除數的位數,確定試商的近似值,進行除法運算,以及調整試商等。 方法:通過實例演示四舍五入試商法的應用方法,包括如何快速估算商,以及如何處理余數等。
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
課題:整理與練習第 6 課時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和鞏固本單元所學的知識,熟練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進一步理解積的變化規律。
2.通過練習,進一步認識常見的數量關系,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并進一步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和靈活性。
3.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習題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
教學重點:回顧、整理本單元學過的知識。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系統整理
1.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2.回顧與整理。
(1)復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提問:怎樣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2)復習常見的數量關系。
提問:我們學習了哪兩種常見的數量關系?
你還知道哪些數量關系?
(3)復習積的變化規律。
提問:積的變化有什么規律?
(4)復習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
提問:計算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時,要注意什么?
2.交流質疑點。
二、查漏補缺訓練
1.交流質疑點。
師:在本單元的知識點中,你感到有困難的知識點是什么?在學習的過程中,你還有哪些疑問?
2.完成教材第38~39頁“練習與應用”。
(1)完成教材第38頁“練習與應用”第1題。
讓學生獨立進行口算,交流時說說怎樣確定積的末尾0的個數。
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總復習教案
(一)四則運算意義和運算定律的復習
教學內容:教材第14l頁第1~3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四則運算的意義及其應用,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的定律和一些規律,并能應用這些定律或規律進行簡便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復習四則混合運算的意義、運算定律、以及簡便算法。通過復習,要進一步加深對四則運算意義的理解,系統地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認識相互之間的聯系和不同點,進一步認識一些運算的規律,并能熟練地應用運算的定律、規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復習四則運算的意義
1.口算下列各題,并說出各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55+20=75—55=75—20=
提問:你能說出怎樣的運算叫做加法嗎?(出示加法定義)根據這一組算式中的兩道減法再說一說,什么叫做減法。(出示減法定義)它與加法有什么關系?
誰再來說一說,什么叫做乘法?(出示乘法定義)根據乘法的意義,它與加法有什么聯系嗎?什么叫做除法?(出示除法定義)它與乘法有什么關系?
我們已經知道了四則運算的意義,并且從上面的每組題可以看出,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我們能不能用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四則運算的意義呢?請看期末復習第1題。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蘇教版四年級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教案1
第八單元確定位置
課題:練習十五第1課時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在具體的情境中確定位置的方法。
2、通過練習,熟練掌握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3、在練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數對確定位置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提問:怎樣用數對確定位置?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解決和數對有關的問題。(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100~103頁“練習十五”習題。
1、第2題。
這道題在鞏固用數對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時,引導學生對表示同一列和同一行瓷磚位置的數對進行觀察和分析。
以上就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的全部內容,【教學內容】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實踐活動課28-29頁 【教材簡析】斜面是最簡單的機械之一.在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常常利用斜面來達到省力的目的.圓柱形物體從斜面上滾下的距離,不僅與斜面的長度有關,而且跟斜面與地面所成的角度有關.教材安排的這次實踐活動,就是讓學生用實驗的方法獲得數據,進行比較、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