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篇一】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小猴子下山》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文的教學讓學生做到: (1)學會8個生字、詞。 (2)能熟練朗讀課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終、而不應這山望著那山高。 教學重點、那么,一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不知道這個版本是不是你要的舊版,是2001年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閉芹巧員會初審通過的,2004年的印刷版。
古詩有四首
《春曉》孟浩然(春眠不覺曉)、
《村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
《所見》袁枚(牧童騎黃牛)、轎鍵
《小首慶池》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
《名師酈波的語文啟蒙課一年級(下)》MP3格式音頻 百度網尺攔卜盤
鏈接: 1pSPvMjFNpk5WRbUynVPaYg
若資源陵穗有問題歡迎追問~
上一篇文章我給大家介紹了一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衫桐,那么這篇文章我給大家介紹的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及必背古詩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
第1課《柳樹醒了》
第2課《春雨的色彩》
第3課《鄧小平爺爺植樹》
第4課《古詩兩首》
第5課《看電視》
第6課《胖乎乎的小手》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
第8課《月亮的心愿》
第9課《兩只鳥蛋》
第10課《松鼠和松果》
第11課《美麗的小路》
第12課《失物招領》
第13課《古詩兩首》
第14課《荷葉圓圓》
第15課《夏夜多美》
第16課《要下雨了》
第17課《小壁虎借尾巴》
第18課《四個太陽》
第19課《烏鴉喝水》
第20課《司馬光》
第21課《稱象》
第22課《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23課《王二小》
第24課《畫家鄉》
第25課《快樂的節日》
第26課《小白兔和小灰兔》
第27課《兩只小獅子》
第28課《小伙伴》
第29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第30課《棉花姑娘》
第31課《地球爺爺的手》
第32課《蘭蘭過橋》
第33課《火車的故事》
第34課《小蝌蚪找媽媽》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必背古詩文
1.《古詩兩首》
(1)《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篇一】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認識生字;會正確區分韻母an、ang生字。掌握“白、回、國”的先外后內再封口的筆順規則。
2、能力目標:通過讀、寫背積累有關天氣的詞語和有關春天的四字詞語,熟讀背誦大小寫字母歌和《祖國多么廣大》,正確閱讀《誰和誰好》。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春天來到了。你們看,花園里的花多美呀!瞧,花園里來了幾個字寶寶,你認識他們嗎?
二、趣味識字。
1、學生自由讀字詞。(教師正音)
2、從這些字詞里你們有什么發現?(都和天氣有關)
3、你還知道哪些和天氣有關的詞語呢?(霧霾、風暴、閃電、狂風……)
4、集體齊讀字詞。
三、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記一記。
(1)出示字母表。
(2)學習字母表應注意哪幾點?(大寫字母、小寫字母、字母的順序)
(3)讀小寫字母,對應認識大寫字母。
(4)找找哪些大小字母完全一樣?(Cc、Oo、Pp、Ss、Vv、Ww、Xx、Zz)
(5)背誦字母表。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如下:
識字一
第1課 柳樹醒了第3頁
第2課 春雨的色彩第6頁
第3課 鄧小平爺爺植樹第9頁
第4課 古詩兩首第12頁
識字二
第5課 看缺廳電視第18頁
第6課 胖乎乎的小手第24頁
第7課 棉鞋里的陽光第27頁
第8課 月亮的心愿第30頁
識字三
第9課 兩只鳥蛋第39頁
第10課 松鼠和松果第42頁
第11課 美麗的小路第45頁
第12課 失物招領第50頁
識字四
第13課 古詩兩首第59頁
第14課 荷葉圓圓第62頁
第15課 夏夜多美第64頁
第16課 要下雨了第68頁
第17課 小壁虎借尾巴第72頁
識字五
第18課 四個太陽第81頁
第19課 烏鴉喝水第83頁
第20課 司馬光第85頁
第21課 稱象第88頁
識字六
第22課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97頁
第23課 王二小第99頁
第24課 畫家鄉掘喚第102頁
第25課 快樂的節日第107頁
識字七
第26課 小白兔和小灰兔伏散隱第116頁
第27課 兩只小獅子第120頁
第28課 小伙伴第123頁
第29課 手捧花盆的孩子第126頁
識字八
第30課 棉花姑娘第137頁
第31課 地球爺爺的手第140頁
第32課 蘭蘭過橋第143頁
第33課 火車的故事第147頁
第34課 小蝌蚪找媽媽第151頁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信息來源:小孩子點讀
以上就是一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的全部內容,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必背古詩文 1.《古詩兩首》(1)《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2)《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