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一年級語文教案?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熟字比較等方法,認識“霜、吹”等8個生字和雨字頭、雙耳旁2個偏旁;會寫“春、風”等7個字和橫斜鉤1個筆畫。 2、通過朗讀、看圖和動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詞和短語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點,體會四季的美好。那么,統編一年級語文教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教學任務及對象】
一年級學生,學習復韻母ai、ei、ui。
【教學目標】
1、掌握ai、ei、ui發音、形狀。
2、拼讀聲母d、t、n、l與ai、ei、ui組成的音節。
3、初步學習ai、ei、ui的標調方法。
4、在四線三格中正確書寫。
【教學重難點】
重點:ai、ei、ui發音、形狀及拼讀。
難點:標調閉并、書寫。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策略】多媒體教學,情境創設。
【教學過程】陪升
1、情境導入
展示拼音王國圖片,激發興趣。
2、單韻母復習轎亂跡
出示單韻母圖片,學生讀。
3、復韻母ai
比高矮圖片,引導理解ai發音。
學習發音,嘗試拼讀。
4、復韻母ei
水杯圖片,引導ei發音。
學習發音,嘗試拼讀。
5、復韻母ui
圍巾圖片,引導ui發音。
學習發音,嘗試拼讀。
6、書寫指導
示范書寫,學生練習。
7、標調學習
學習ai、ei、ui的標調方法。
練習標調。
8、拼讀練習
音節拼讀練習。
9、作業布置
復習發音、拼讀。
10、課堂總結
復習學習內容。
11、板書設計
【#教案# 導語】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考網準備了《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咕咚》教案三篇》,供大家參考!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認識“咕、咚、突、傳、腿、耍、慌寬虛孫、獅、陰、吵、追、轉”12個生字;會寫“看、著、兔、伙、松、玩、眼”7個生字。學習“羊字頭”和“足字旁”2個新偏旁。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了解課文內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實真相”。
2、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②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③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逐步達到感情朗讀的水平;識字、寫字練習。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內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吸引學生,揭示課題
1、多媒體播放多種聲音,請學生猜猜是什么聲音。
2、(板書課題),請大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寫這兩個字。(要求:字要寫得橫平豎直才好看。)齊讀課題
3、細心的孩子,認真觀察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形聲字,象聲詞)
4、提問:“咕慎鏈咚”是誰發出的聲音呢?學習了課文就知道了。
【 #一年級#導語】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 考 網整理的《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1、通過看圖、熟字比較等方法,認識“霜、吹”等8個生字和雨字頭、雙耳旁2個偏旁;會寫“春、風”等7個字和橫斜鉤1個筆畫。
2、通過朗讀、看圖和動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詞和短語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點,體會四季的美好。
教學重點:
借助形聲字特點以及熟字比較的方法識記8個生字;借助插圖和動作演示理解詞義。
了解四季景物特點,體會四季的美好。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課時:
2課侍毀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入新課
1、引導學生交流四季的特點。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著重指導讀好生字“春”。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老師讀課文,注意生字讀音。
2、指導學生讀課文。
(1)分部分讀課文,師相機正音。
(2)讓學生選讀課文,重點引導說說春天景物的變化,師相機點撥。
【 #教案# 導語】
《烏鴉喝水》是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通過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烏鴉由喝不著水到喝著水的過程,教育我們遇到問題要認真觀察、仔細思考。以下是關于《烏鴉喝水》的課文原文及教案內容。
【篇一】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烏鴉喝水》課文原文
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怎么辦呢?
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想出辦法來了。
烏鴉把小石子一顆一顆地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
本文根據《伊索寓言》改寫。
【篇二】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烏鴉喝水》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11個生字和1個偏旁,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了解烏鴉喝水的過程。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并結合生活經驗體會遇到困難想辦法解決的道理。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教學難點】
懂得遇到困難,應認真思考、積極想辦法解決的道理。
【教學方法】
交流法、閱讀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教師出示相關圖片。
【 #教案#導語】《對韻歌》是根據啟蒙讀物《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編寫而成的韻文,句式整齊,瑯瑯上口,通俗易懂,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準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認識3種筆畫。
2.注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3.正確地讀兒歌,結合插圖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學重點:正確掌握3個生字的音、形、義,能正確書寫3個字。
教學難點:正確書寫3個字。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法:培優輔差
學法:小組合作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悟漢字的演變過程。
二、讀兒歌
1.自己讀兒歌,把讀不準的字畫上小問號。
2.學生質疑讀不準的字,其他同學幫助解疑。
3.同桌同學互讀小兒歌,相互糾正讀音。
4.指名讀兒歌,其他同學聽聽讀音是否正確?
5.通過讀兒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圖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學習生字。
1.學生讀準每個生字的音。
2.小伙伴互相讀一讀,比比誰讀得好。
3.教師抽讀卡片,順讀,逆讀,打亂讀。
4.鞏固生字的讀音,做貼字游戲。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讀,讀后把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再指名讀生字卡片,讀對的就把卡片獎勵給他,讓他把生字貼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學當裁判共同參與。
四、了解字義。
以上就是統編一年級語文教案的全部內容,1、知識目標 ①認識“咕、咚、突、傳、腿、耍、慌寬虛孫、獅、陰、吵、追、轉”12個生字;會寫“看、著、兔、伙、松、玩、眼”7個生字。學習“羊字頭”和“足字旁”2個新偏旁。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③了解課文內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