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汕頭中考語文?4. 廣東省語文中考文言文的范圍是什么 考查《語文課程標準》“課程目標”中第四學段規定的內容。其中,文言詩文的背誦默寫只考查《語文課程標準》“附錄”部分中推薦的7-9年級的背誦篇目(其中《孔子語錄》、《出師表》、《馬說》、《醉翁亭記》《送東陽馬生序》除外)。那么,2017汕頭中考語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語文考試即將到來之際,大家都準備好了復習工作了嗎?讓我們來做一套試題卷吧!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以供大家閱讀。
2017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
一、(本大題共8小題,共16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單于(shàn) 折腰(zhé) 棲息(qī) 喧嚷(xuān)
B.蓑笠(suō) 贛江(Gàn) 田圃(fǔ) 顫 動(chàn)
C.留滯(zhì) 絲縷(lǚ) 深邃(suì) 岑寂(chén)
D.沉浸(jìn) 昏暈(yūn) 禁錮(gù) 襁褓(qiǎng)
2.在下面語段的橫線上依次填入關聯詞語,最準確的一項是( )(2分)
在一定的條件下,科學知識之所以正確是因為經過了實踐的檢驗。________條件變化了,原有的科學知識會被人們用新的實踐去檢驗,________會被修改和發展成新的科學知識。但人們之所以要不斷學習因為原有知識統統“過期變質”,________是因為新條件下產生的新知識能使人們的知識、思維和智慧更上一層樓。
A.如果 從而 并非 而 B.如果 從而 不僅 而且
C.雖然 但是 不僅 而且 D.雖然 但是 并非 而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2分)
A.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們接觸了社會,開闊了視野。
反復就是為了強調某種意思,突出某種情感,特意重復使用某些詞語、句子或者段落等。 更多關于修辭手法反復考點的內容請看下文。
難點殲滅
反復:根據表達的需要重復使用某些詞語或句子。
例:多么美的花紋,多么美的色彩。(間隔反復)
“岸英!岸英!……(連續反復)
反復與排比的區別:排比是把意義相關、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短語或句子接連說出來,而反復是根據需要,使用的詞語和或句子重復出現。
反復修辭手法的幾種類型——感悟其內容
1.詞語反復。為凸顯某種感情或某種行為,連續兩次以上使用同一詞語,達到強調的目的。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魯迅先生在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詞,表達自己對段祺瑞政府的憤怒和對民眾覺醒的期盼之情。
2.詞組或句子反復。有時為了表達內容或者結構安排的需要,要連續兩次以上使用同一個詞組或句子。
例如:“大山原來是這樣的!月亮原來是這樣的!核桃樹原來是這樣的!香雪走著,就像第一次認出養育她成人的山谷。”(鐵凝《哦,香雪》)
這里連續三次反復使用“原來是這樣的”,表明了香雪此時的快樂心情。
又如:契訶夫在《裝在套子里的人》中,先后讓別里科夫四次說出“千萬別鬧出什么亂子”,這種口頭禪式的反復重復,突出了別里科夫頑固與保守的性格,塑造出一個栩栩如生的沙俄爪牙與幫兇形象。
絕句 石懋①
來時萬縷弄輕黃②,去日飛毬③滿路旁。
我比楊花更飄蕩,楊花只是一春忙。
【注釋】①石懋(mào):宋朝人,他一生遠離故土,輾轉仕途,曾任密州教授。②輕黃:淡黃。 ③飛毬(qiú):楊樹籽。
1. 聯系詩意,談談本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詩人借殘春飄蕩的楊花,抒發了自己離別家園、輾轉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無奈和鄉思。
評分意見:本題共3分。“離別家園、輾轉仕途”,1分;“生活不得安定的無奈”(或漂泊無依),1分;“鄉思”,1分。意思對即可。
2.請選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賞析這首詩的表現手法。
在借物(景)抒情、對比、動靜結合、通感上任選一點賞析即可。
示例一:詩人借物(景)抒情。(1分)借楊花的隨風飄揚,不能自主,比喻自己離別家園,往來仕途不得安寧。(1分)將旅愁離情融合在具體形象之中,貼切感人。(1分)
示例二:對比。(1分)“來時”與“去日”的對比,(1分)更突出了駐留時間的短暫,奔波的辛勞。(1分)
示例三:對比。(1分)楊花“一春忙”與我“更飄蕩”的對比,(1分)更突出了自己離別家園、輾轉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無奈和鄉思。(1分)
示例四:動靜結合。(1分)上句“弄”字刻畫出楊柳的動態,在飄蕩的春風里裊娜搖曳的形狀宛然眼前;(1分)下句“滿”字看似描寫靜態,而在這靜態中包含著過去飛落、現在仍在飛落、數日內還要繼續飛落這整個過程的動態感。
“語意不明”是指句子表達的內容、意思等使人不易了解或不止一種解釋。即“費解”和“歧義”。它是中學生必須掌握的病句類型。下面就病句修改語意不明這一分類進行說明。
一、費解
1.許多投資者不了解證券投資和基金產品的風險,沒有區別股票和基金產品與儲蓄、債券的差異,貿然進行證券和基金投資。(2007高考天津卷)
簡析:“股票和基金產品與儲蓄、債券”等并列概念之間關系不清晰明確,讓人不知所云。
2.為了豐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規劃,修建了三個文化廣場,其中一個是將二十多米的深坑夷為平地而建成的。(2007高考寧夏、海南卷)
簡析:“二十多米”是“深”還是“寬”還是“周長”?應該指明。
3.到湖南參觀韶山及修繕后的岳陽樓是我這次旅行的歸途。
簡析:“參觀”怎么會是“歸途”?作者顯然是要說“……是我在歸途中要做的事”。
二、歧義
(一)兩種解釋一正一誤。
4.市政府關于嚴禁在市區養犬和捕殺野犬、狂犬的決定得到廣大市民的熱烈擁護和支持。(2007高考江西卷)
簡析:“嚴禁在市區養犬和捕殺野犬、狂犬”有歧義。即捕殺野犬、狂犬是否被在禁止之列。當然,按理應該是的。另外,“支持”是指給以鼓勵或贊助,“擁護”含全力支持的意思,所以宜放在“支持”后,以示遞進才妥。
1. 給我廣東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必背詞匯
寡廉鮮恥4.選出加點詞語含義相同的兩組( )( ) A.誠宜開張圣聽 / 日行千里6.選出加點詞語含義相同的兩組( )( ) A.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 / 知情達理 B.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 登峰造極 C.一鼓作氣,再而衰/ 再接再厲 D.朝暉夕陰; 言而有信3.選出加點詞語含義不同的兩組( )( ) A.懲山北之塞,百廢具興 /,吾誰與歸 / 百聞不如一見 D.海內存知己; 不亦樂乎 C.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 不辭勞苦 D.擇其善者而從之 /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14.選出加點詞語含義相同的兩組( )( ) A.廣故數言欲亡 / 故弄玄虛 B.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 固步自封 C.顧野有麥場 / 三顧茅廬 D.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欲擒故縱15.選出加點詞語含義相同的一組( ) A.人恒過,然后能改 / 過河拆橋 B.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C.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 / 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D.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 然胡不已乎 [文言詞匯理解沖刺訓練參考答案]1.A.(窮冬,嚴冬 / 窮盡)B.(還,再 / 推辭,拒絕)C.(及,比得上) D.(如,像 )2.A.(興辦、舉辦 / 興盛,復興)D.(同“伸”,伸張 / 信用)B.(修建,修造)C.(隊伍 / 行列)3.A.(苦于 / 懲罰)B.(誠實,忠誠,信用 / 信息) C.(軍隊)D.(少)4.A.(應當,應該)D.(表示大約和數量)B.(遺留,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 遺失的東西) C.(同“邀”,邀請 / 簡要)5.A.(慢慢地、緩緩地 )B.(長,高) C.(答應 / 處所)D.(行走)6.B.(到,達到)C.(第二次或兩次)A.(感覺,感到 / 懂得,知悉) D.(陰暗 /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7.C.(熱水)D.(丟失)A.(顏色單純,不加裝飾 / 向來,素來) B.(……的人 / 空)8.B.(沒有 / 非常藐小)C.(逃跑 / 死)A.(聲望) D.(全,盡)9.D.(愛慕,欣賞) A.(養生 / 使……安) B.(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 被子) C.(本來,原來 / 樹根,樹梢,引申為主次,先后等)10.B.兵器,軍械 / 作戰,打仗C.(了解,弄清楚 / 觀察) A.淺陋,鄙俗D.(zhāo 早晨)11.D.背著,背 A.回答,應對 / 再,又 B.(遮陽避雨的用具 / 肯定判斷、原來是) C.(原因,緣故 / 故意,有意)12.A.(用作加強語氣,有時相當于連……都……-或竟、竟然 / 通增,增加)B.(誠心,誠意 / 實在,真) C.快樂 D.舍棄13.C.告辭,辭別 / 推托,躲避D.向……學習 / 跟隨,跟從 A.喪失B.也14.A.故意,有意D.想要 B.(鞏固、安定 / 舊的,原來的)C.(看 / 探問,拜訪)15.C.(遺憾,不滿意) A.犯過失 / 經過B.(什么,代詞 / 多么) D.(古代我國西北部民族的統稱 / 為什么),齊師伐我 /,天涯若比鄰 / 欣喜若狂2.選出加點詞語含義不同的兩組( )( ) A.政通人和。
以上就是2017汕頭中考語文的全部內容,絕句 石懋① 來時萬縷弄輕黃②,去日飛毬③滿路旁。我比楊花更飄蕩,楊花只是一春忙。【注釋】①石懋(mào):宋朝人,他一生遠離故土,輾轉仕途,曾任密州教授。②輕黃:淡黃。 ③飛毬(qiú):楊樹籽。1. 聯系詩意,談談本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詩人借殘春飄蕩的楊花,抒發了自己離別家園、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