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書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 人教版小學語文電子課本 七年級語文下冊人教版
【第一冊】
畫
唐朝·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第二冊】
草
唐朝·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春曉
唐朝·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唐朝·李白
小時不識月,蟾蜍蝕圓影,
呼作白玉盤。大明夜已殘。
登鸛雀樓
唐朝·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尋隱者不遇
唐朝·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第三冊】
憫農(二)
唐朝·李紳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埋伍高,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蠶婦
宋朝·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梅花
宋朝·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第四冊】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彎尺,忙趁東風放紙鳶。
詠柳
唐朝·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所見
清代·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池
宋朝·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第五冊】
古詩兩首:
江畔獨步尋花
唐朝·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菊花
唐朝·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古詩三首:
鹿柴
唐朝·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江上漁者
宋朝·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入風波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第六冊】
古詩二首:
四時田園雜興
宋代·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兒垂釣
唐朝·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臺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古詩三首: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獨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舟夜書所見
清? 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第七冊】
古詩兩首:
絕句
唐朝·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早發白帝橘賀城
唐代·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古詩三首:
望廬山瀑布
唐朝·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山行
唐代·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八冊】
古詩兩首:
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江南春
唐朝·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古詩三首:
贈汪倫
唐朝·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朝·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回鄉偶書
唐朝·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第九冊】
古詩兩首:
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古詩三首:
楓橋夜泊
唐朝·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別董大
唐朝·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暮江吟
唐朝·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第十冊】
詞兩首:
憶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漁歌子
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古詩三首:
游園不值
宋朝·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蘇 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北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第十一冊】
古詩三首:
墨梅
元朝·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石
清代·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明朝·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古詩兩首: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第十二冊】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1961年12月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附:
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古詩三首: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塞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古詩兩首:
示兒
宋代·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詠鵝
唐 駱賓王
鵝 鵝 鵝,
曲項像天歌。
白毛俘綠水,
紅掌撥清波。
憫農
唐 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語文第二冊:
草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識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近,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語文第三冊:
憫農(二)
唐 李紳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蠶婦
宋 張俞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梅花
宋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來。
語文第四冊: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綠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綠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村居
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語文第五冊:
江畔獨步尋花
唐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鷹恰恰啼。
菊花
唐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蘺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登飛來峰
宋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峰。
鹿柴
唐 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江上漁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雨夜歸人。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語文第六冊: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兒垂釣
唐 胡令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衫游廳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三衢道中
宋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睛,
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
獨坐敬亭山
唐 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第一冊】
畫
唐朝·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第二冊】
草
唐朝·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春曉
唐朝·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磨游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唐朝·李白
小時不識月,蟾蜍蝕圓影,
呼作白玉盤。大明夜已殘。
登鸛雀樓
唐朝·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尋隱者不遇
唐朝·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第三冊】
憫農(二)
唐朝·李紳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蠶婦
宋朝·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梅花
宋朝·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第四冊】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詠柳
唐朝·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所見
清代·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池
宋朝·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或隱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第五冊】
古詩兩首:
江畔獨步尋花
唐朝·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菊花
唐朝·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古詩三首:
鹿柴
唐朝·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江上漁者
宋朝·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入風波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第六冊】
古詩二首:
四時田園雜興
宋代·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兒垂釣
唐朝·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臺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古詩三首: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獨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舟夜書所見
清? 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課文是語文學習的主要途徑,那么人教版小學語文都有哪些課文呢?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原文,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原文:竊讀記
轉過街角,看見飯店的招牌,聞見炒菜的香味,聽見鍋勺敲打的的聲音,我放慢了腳步。放學后急匆匆地從學校趕到這里,目的地可不是飯店,而是緊鄰它的一家書店。
我邊走邊想:“昨天讀到什么地方了?那本書放在哪里?左邊第三排,不錯……”走到門口,便看見書店里仍像往日一樣擠滿了顧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那本書會不會賣光,因為一連幾天都看見有人買,昨天好像只剩下一兩本了。
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從頭來,再找一遍。啊!它在這里,原來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我害怕被書店老板發現,每當我覺得當時的環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我會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再走進另一家。有時,一本書要到幾家書店才能讀完。
我喜歡到顧客多的書店,因為那樣不會被人注意。進來看書的人雖然很多,但是像我這樣常常光顧而從不購買的,恐怕沒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隱藏起來。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
最令人開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傾盆大雨我越高興,因為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當飯店飄來一陣陣菜香時,我已餓得饑腸轆轆,那時我也不免要做白日夢:如果口袋里有錢該多好!去吃一碗熱熱的面條,回到這里時,已經有人給擺上一張沙發,坐上去舒舒襲慶服服地接著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有時又靠在書柜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每當書店的日光燈忽地亮了起來,我才發覺已經站在這里讀了兩個多鐘頭了。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書架。
我低著頭走出書店,腳站得有些麻木,我卻渾身輕松。這時,我總會想起國文老師鼓勵我們的話:“粗弊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原文:我的“長生果”
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這個比喻,我覺得特別親切。
像蜂蝶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山谷,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悅之情。在記憶的心扉中,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也似一闋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
我最早的讀物是孩子們叫做“香煙人”的小畫片。那是一種比火柴盒略大的硬紙片,正面印畫,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煙中的附贈物。遇到大人讓小孩買煙,這美差往往被男孩搶了去,我們女孩只落了個眼羨的份兒。集得多了,就開始比賽用手掌刮“香煙人”,看誰刮得遠。這時,我就賣力地吶喊助威,為的是最后能在贏家手里飽覽那一大疊畫片。這些印著“水滸”“三國”故事的小畫拍凳握片,是我最早見到的連環畫。
開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長日久,就感到不過癮了。
后來,我看到幾本真正的連環畫。一位愛好美術的小學教師,他有幾套連環畫,我看得如醉如癡:《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聯翩,《血淚仇》又叫我淚落如珠。后來,哥哥的朋友們送了我幾冊小書:《劉胡蘭小傳》《卓婭和舒拉的故事》《古麗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書,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漸漸地,連環畫一類的小書已不能使我滿足了,我又發現了一塊“綠洲”——小鎮的文化站有幾百冊圖書!我每天一放下書包就奔向那里。幾個月的工夫,這個小圖書館所有的文藝書籍,我差不多都借閱了。我讀得很快,囫圇吞棗,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種人物的命運遭遇,他們的悲歡離合常常使我牽腸掛肚。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閱讀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對著一面花紋駁雜的石墻,我會呆上半天,構想種種神話傳說;躍上遇到一個殘疾人,我會黯然神傷,編織他的悲慘身世。
記得有一次,作文的題目是《秋天來了》。教師讀了一段范文之后,當大多數同學千篇一律地開始寫“秋天來了,樹葉黃了,一片一片地飄到了地上”時,我心里忽然掠過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這樣寫多沒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寫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個穿著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輕飄的衣袖拂去了太陽的焦熱,將明亮和清爽撒給大地;她用寬大的衣衫擋著風寒,卻捧起沉甸甸的果實奉獻人間。你們都愛秋天,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云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秋天,使農民的笑容格外燦爛。
于是,我的作文得到了個“甲優”,教師在文中又圈又點,將它作為范文在班上朗讀。
這小小的光榮,使我悟得一點道理: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這些領悟自然是課外讀物的饋贈。
后來,我又不滿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書了,學校圖書館那豐富的圖書又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頭使我如醉如癡,我把所有課余時間都花在借閱圖書上。這時我養成了做筆記的習慣:記書中優美的詞語,記描寫的精彩段落。做筆記鍛煉了我的記憶力,也增強了我的理解力。
有一次命題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我的情緒分外激動,覺得自己得到了一個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小時候受過的一次委屈,平常積累的那些描寫苦惱心境的詞語,像酵母似的發揮了作用。我從一個清冷的黃昏開始寫,以月亮的美麗皎潔和周圍人的嬉笑來反襯一個受委屈的小女孩的孤獨和寂寞。寫著寫著,我禁不住眼淚花花。這篇充滿真情實感的作文又得到了好評,被用大字謄抄出來貼在教室的墻上。可是,看到老師用紅筆圈出我寫的月亮“像一輪玉盤嵌在藍色的天幕中”這段文字,說這個“嵌”字用得特別傳神時,我臉紅了。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這個贊譽——因為這句描寫和這個“特別傳神”的“嵌”字,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詞句。
于是,我又悟出了一點道理: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 語文目錄
識字(一)1.一去二三里2.口耳目3.在家里4.操場上
語文園地一課文1.畫2.四季3.小小竹排畫中游4.哪座房子最漂亮5.爺爺和小樹語文園地二6.靜夜思7.小小的船8.陽光9.影子10.比尾巴語文園地三識字(二)1.比一比2.自選商場3.菜園里4.日月明語文園地四課文11.我多想去看看12.雨點兒13.平平搭積木14.自己去吧15.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語文園地五16.小松鼠找花生17.雪地里的小畫家18.借生日19.雪孩子20.小熊住山洞語文園地六人教版一年級下冊 語文目錄識字11.柳樹醒了2.春雨的色彩3.鄧小平爺爺植樹4.古詩兩首春曉村居識穗納字25.看電視6.胖乎乎的小手7.棉鞋里的陽光8.月亮的心愿識字39.兩只鳥蛋10.松鼠和松果11.美麗的小路12.失物招領識字413.古詩兩首所見小睜脊池14.荷葉圓圓15.夏夜多美16.要下雨了17.小壁虎借尾巴識字518.四個太陽19.烏鴉喝水20.司馬光21.稱象識字622.吃水不忘挖井人23.王二小24.畫家鄉25.快樂的節日識字726.小白兔和小灰兔27.兩只小獅子28.小伙伴29.手捧花盆的孩子識字30.棉花姑娘31.地球爺爺的手32.蘭蘭過橋33.火車悉族滲的故事34.小蝌蚪找媽媽人教版二年級上冊 語文目錄識字11.秋天的圖畫2.黃山奇石3.植物媽媽有辦法4.古詩兩首贈劉景文山行識字25.一株紫丁香6.我選我7.一分鐘8.難忘的一天識字39.歡慶10.北京11.我們成功了12.看雪識字413.坐井觀天14.我要的是葫蘆15.小柳樹和小棗樹16.風娃娃17.酸的和甜的18.稱贊19.藍色的樹葉20.紙船和風箏等
人教版語文一到六年級課文目錄
詠鵝
唐 駱賓王
鵝 鵝 鵝,
曲項像天歌。
白毛俘綠水,
紅掌撥清波。
憫農
唐 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擾者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段李搜
低頭思故鄉。
語文第二冊:
草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握歷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識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