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的數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書內容:一、長度單位:1、統一長度單位。用人的身體一部分作為測最長度的單位有什么缺點因為人與人之間身體高矮不同,作、腳、兩臂有長有短,測量出來的物體長度很不準確!那么,二年級上冊的數學?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二年級上冊數學學什么內容如下:
1.邊界特征:
長方形有四個邊,在每一對相對邊上的長度相同,且夾角為90度,因此其中任意兩邊可以確定一個長方形。
2.對稱性:
長方形具有兩條對稱軸,分別穿過中心點且垂直于彼此的兩個對面,這意味著如果將一個長方形固定在一個點上旋轉180度,則它看起來與原來完全相同。
3.面積特征:
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度和寬度的積,即S=L×W。
當學生掌握了長方形的以上特點后,可以進一步學習如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以及如何將長方形組合成更復雜的圖形,例如立方體和長方體。絕升這些初步的數學概念和技能都是學生學習更高階數學知識和應用實踐的基礎。
學生在學習長方形的特點時,可以通過觀察和實踐來鞏固對這種形狀的認識。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一些具體的實物材料,例如矩形木塊、長方形紙片等,讓他們自主觀察和摸索,并試圖找到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
通過這樣的探究活動,學生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長方形的屬性,并能夠逐漸將這種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考慮如何用長方形的形狀制作一個簡單的賀卡或者設計一個房間的布局,都需要基于對長方形的理解和應用。
在教學中,老師也可以通過引入一些有趣的數學游戲和實踐活動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并提高其學習效果。
【篇一】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知識要點歸納:
1、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厘米。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3、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將物體的左端對準直尺的“0”刻度,看物體的右端對著直尺上的刻度是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4、米和厘米的關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線段:
⑴線段的特點:
①線段是直的;
②線段有兩個端點;
③線段有長有短,是可以量出長度的。
⑵畫線段的方法:先用筆對準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再對準要畫到的長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點一個點,然后把這兩個點連起來。
⑶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當不是從“0”刻度量起時,要用終點的刻度數減去起點的刻度數。
第二單元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知識
要點歸納:
一、兩位數加兩位數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把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再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2、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個位加起;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3、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數相加時,不要遺漏進上來的“1”。
現在已經是冬天了,很快就要期末了,同學們復習得怎么樣了啊?今天我為同學們帶來了關于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的重點知識整理,希望可以幫助有需要的同學,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1、尺子是測量長度的。
2、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3、把尺的刻度0對物體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著幾,就可以知道物體的長度。
4、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米可以用“m”來表示。
5、1米=100厘米 ;1m=100cm;1米里面有(100)個1厘米。
6、線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長度,有兩個端點。
7、掌握畫線的方法。
第二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筆算(列豎式計算)加法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2、筆算(列豎式計算)減法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
3、列豎式計算時,進位符(小1)和退位符(小圓點)不可省略。
第三單元:角的初步認識
1、一個角有1個頂點,2條邊。
2、從一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筆直的線,就畫成一個角。
3、每個三角尺上都有一個直角,每個三角尺上都有兩個銳角。
教師要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育學生從小養成好習慣以及培養孩子的估測能力。以下是我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范文一:《一分能干什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66—67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實際情境中,讓孩子建立一分鐘和一秒鐘的概念,體會分與秒的關系。
2、過程目標:在具體活動中,讓孩子親身體驗一分鐘的長短,從中感受時間的意義。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從小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戚殲的好習慣以及培養孩子的估測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一分鐘的概念
教學難點:
估計一分鐘有多長
教學準備:
課件、光盤、實物鐘表、秒表。
學生準備:
每人一個鐘表。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促學
師:請大家看屏幕:一分鐘(出示課件——來自人教版語文第三冊第七課《一分鐘》這篇課文)
“丁零零,鬧鐘響了,元元打了個哈欠,翻了個身,心想:再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不會遲到的。過了一分鐘,元元起床了,他很快地洗了臉,吃了早點,就則掘背著書包上學去了。他起初用走的,后來一看手表說:“糟糕,快遲到了。于是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他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二年級上冊數學書內容:
一、長度單位:
1、統一長度單位。
用人的身體一部分作為測最長度的單位有什么缺點因為人與人之間身體高矮不同,作、腳、兩臂有長有短,測量出來的物體長度很不準確!后來人們就規定了一定的長度作為長度單位使用匣米、米等都是統一的長度單位。
2、認識厘米用厘米量。
在測盆較短的物體時通常用厘米作單位,估計一厘米的長度:食指寬、田字格寬、圖釘的長等等。
3、認識米用米量。
米可以用m表示。
4、認識線段。
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加法:
100以內的數的加法(不進位)、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兩位數加兩位數(練習課)。
2、減法: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兩位數減兩位數(練習課)、慶賀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讓差雹。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三、角的初步認識:
1、角的初步認識。
2、直角的初步認識。
3、銳角和鈍角。
四、2~6表內乘法:
1、乘法的初步認識。
2、2~6的乘法口訣。
五、觀察物體:
觀察物體、觀察立體圖形。
六、7~9表內乘法:
7~9的乘法口訣。
七、認識時間:
認識時間。
八、數學廣角——搭配:坦帆
排列、組合。
以上就是二年級上冊的數學的全部內容,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把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再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2、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個位加起;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3、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