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研活動記錄?大班數學活動教案(精選篇1) 活動目的: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2.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跳繩計數,學習正確計數。 3.能與同伴分享合作,協商解決遇到的問題。那么,大班數學教研活動記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教案#導語】只有當數學回歸了幼兒的生活情境,才給了幼兒將數學思維進行寬廣的遷移和應用的機會,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兒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體現數學的教育價值。 考 網準備了大班數學活動教案五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一:讓誰先吃好呢
活動目標:1、能按動物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積累有關正逆向排序的經驗。
2、對排序活動產生興趣,能按自己的想法表達與表現。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排序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排序興趣
1、出示“桃子”圖片,來了哪些動物?
2、動物們都想先吃到這個大桃子,桃子該讓誰先吃?
二、自主操作,喚醒排序經驗
1、要求:給動物排隊,你的理由。
2、幼兒自主排序。
3、交流: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三、跟進閱讀,梳理排序方式
(一)按某一特征正向排序
1、按個子的高矮排序
2、按體重的重輕排序
3、按嘴巴的大小排序、按尾巴的長短排序
4、梳理:同樣的動物按不同的特征排序,結果不同。
(二)按某一特征逆向排序
1、毛毛蟲按什么順序排才能得第一?
2、出示毛毛蟲第一的排序,這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3、如果讓毛毛蟲得第一還可以怎樣排?幼兒操作
4、生活中有沒有從小到大的排序?
5、梳理: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結果相反。
大班數學教育教案7篇
教師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大班數學教育教案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育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大班數學教育教案【篇1】
活動設計背景
“二十以內”的認數、讀數、寫數是關鍵。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注意要在實際情況中體驗數的意義。數的出現是對實際生活中物體、人數的抽象概括,也是學生用符號表示物體數量多少、大小的起始階段。研究表明,學生認識數的符號將經歷三個過程:直觀操作———圖象符號———數字符號。
活動目標
1、認識6~10各數,能正確數出6~10的物體個數;正確讀、寫6~10各數;順數、倒數0~10各數。
2、通過學生的動手參與,培養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體驗實物、符號、數字的聯系;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的反思和檢查能力。
3、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習的樂趣和學習的自信心,滲透一一對應思想。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6~10各數的書寫
6~10各數的書寫
活動準備
“小小文具店”圖,田字格黑板,6~10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認識6~10各數
師:新學期到了,同學們都買了什么文具?
(出示圖)
1.你能數數這個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嗎?
2.數一數每種文具有幾個?
3.教師零亂貼出6~10的數字卡片。
【 #教案#導語】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教學過御橘敗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一:黑白棋大賽
活動目標:1、通過“黑白棋大賽”幫助幼兒學習6的加法。
2、初步培養孩子們的合作精神。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大棋譜兩副,黑白棋子若干。
2、紅、黃、綠、紫隊標志一份,每隊準備一副棋譜,若干黑白子。
3、數字卡片“6”以內加減算式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分隊推選小隊長
“分成四隊,每隊4個孩子,自己選出小隊長”
二、黑白棋對抗賽
1、規則:每隊選2名小隊員先后參加比賽,第一名隊員用黑子,第二名隊員用白子,要求黑子和白子合起來我給你的數。
2、幼兒比賽,教師總結比賽情況。
三、合作擺“6”
1、規則:請一組的小朋友合作擺“6”,一行一種擺法列一道算式,要求算式不能重復,比比看規定時間哪一隊找到的6的加法算式最多,最正確。
【 #教案#導語】數的組成是加減法運算的基礎,是幼兒數學教育內容之一,是幼兒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必拍旁備知識。 考 網準備了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的組成、分解
活動目標:1、初步學習2的分解和蠢賀旦組合,認識分合符號"∧""∨"初步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系,發現數的多種分解方法。
2、激發幼兒學習數的組成的興趣。
重點分析:
初步學習2的分解和組合,理解分解組成的含義。
難點分析:
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系,發現數的多種分解方法。
活動準備:
蘋果兩個、果盤兩個、雪花片、小木棒、小積木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講解演示,學習2的分解和組合。
1、講解示范:把兩個蘋果分到二個果盤里,提問:2可以分成幾和幾?再把兩個果盤中的蘋果放到一起,提問:1和1和起來是幾?用數字表示算式并講解算式:2-整體數、∧-分解號、∨-合成號、11-部分數。老師在黑板上記錄分合式:
2 1 1
∧ ∨
1 12
讀作: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來是2。
2、自身體驗:幼兒自由結合2人一組,按老師的口令進行分合練習,如老師說:2可以分成1和1,兩人迅速分開,老師說:1和1合起來是2,兩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7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精選篇1)
活動目的: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2.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跳繩計數,學習正確計數。
3.能與同伴分享合作,協商解決遇到的問題。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來自幼兒真實生活的錄像片段--"跳繩比賽爭執瞬間",記錄紙和筆。
2.經驗準備:活動前請幼兒和家長一起搜集有關體育比賽的資料,觀察了解各種比賽的過程和名次確定的方法;幼兒已有跳繩和跳繩計數的經驗。
重、難點分析:
1.重點:通過實踐,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跳繩計數,在不斷增強計數興趣的過程中學習正確計數。準備運用實踐體驗法、討論法與游戲法突破這一重點。
2.難點:能夠發現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準備運用啟發提問法、活動延伸法突破。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觀看錄像,進行討論。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仔饑陪段錄像,請你們看一看,錄像中發生了什么事情?
看完錄像后提問:
(1)錄像中的小朋友因為什肢梁么事情發生了爭執?
(2)為什么會出現跳繩計數不清的問題?
2.第二遍錄像(慢速播放),便于幼兒觀察跳繩速度與計數速度的對應關系,分析現場計數時出現的問題。
以上就是大班數學教研活動記錄的全部內容,【篇一】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的組成、分解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2的分解和組合,認識分合符號"∧""∨"初步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系,發現數的多種分解方法。 2、激發幼兒學習數的組成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