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故事?六年級趣味數學故事:唐僧師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久,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那么,六年級數學故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知道一些趣味小故事能夠更好的促進數學這么科目的學習。下面是我網絡整理的六年級趣味數學故事以供大家學習。
六年級趣味數學故事:唐僧師徒摘桃子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久,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
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悟空笑瞇瞇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
唐僧很快說出他們每人摘桃子的個數。你知道他們每人摘多少個桃子嗎?
六年級趣味數學故事:聰明的小男孩從前,一個國王經常給身邊的大臣出難題來取樂,如果大臣答對了,他將用小恩小惠給點賞賜;如果答不出來,那將受罰,甚至被砍頭。
一天,國王指著宮里的一個池塘問:“誰能說出池子里有多少桶水,我就賞他珠寶。
① 數學故事大約50字
1、數學家陳景潤的小故事
數學家陳景潤邊思考問題邊走路,撞到一棵樹干上,頭也不抬說:“對不起、對不起。”繼續思
考。
2、數學家魯道夫的故事
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后35位,后人稱之為魯道夫數,他死
后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3、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的小故事
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著一條對
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
征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4、伽利略質疑
伽利略17歲那年,考進了比薩大學醫科專業。
有一次上課,比羅教授講胚胎學。他講道:“母親生男孩還是生女孩,是由父親的強弱決定的。父親
身體強壯,母親就生男孩;父親身體衰弱,母親就生女孩。”
比羅教授的話音剛落,伽利略就舉手說道:“老師,我有疑問。我的鄰居,男的身體非常強壯,可他
的妻子一連生了5個女兒。這與老師講的正好相反,這該怎么解釋?”
“我是根據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講的,不會錯!”比羅教授想壓服他。
伽利略繼續說:“難道亞里士多德講的不符合事實,也要硬說是對的嗎?科學一定要與事實符合,否
則就不是真正的科學。
在數學的教學過中,總會發生一些故事。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數學教育故事以供大家學習。
六年級數學教育故事(一)
我有一節數學課是排在下午最后一節,經常到了上課時間,學生非常疲倦,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后來,我每到這節課,就給學生講一個數學小故事。結果,學生不但沒有因為最后一節影響學習,反而在教室安靜地等著我來講故事。有一次,我給他們講了小高斯發現數學定律的故事:
有一次上課,老師說:“你們今天算從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的和。誰算不出來就罰他不能回家吃午飯。”老師說完就看起來。小朋友們開始計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數越來越大,很不好算。但是不久,高斯便報告老師自己做好了。老師以為高斯搗亂,可是看一看高斯寫的數:5050,不覺驚奇起來。這個8歲的小高斯怎么這樣快就得到了這個數值呢?高斯解釋他發現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古時希臘人和中國人用來計算級數1+2+3+……+n的方法。高斯的發現使老師覺得羞愧,他以后便認真教起書來,而且,在他的鼓勵下,高斯成為一個偉大的數學家。學生聽完故事后,顯得很激動,有位學生在日記中表示,要向高斯學習,開動腦筋,刻苦鉆研,創造發明。
以上就是六年級數學故事的全部內容,六年級數學教育故事(一) 我有一節數學課是排在下午最后一節,經常到了上課時間,學生非常疲倦,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后來,我每到這節課,就給學生講一個數學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