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仿真實驗報告?大學物理實驗報告范文篇一: 一、實驗綜述 1、實驗目的及要求 1.了解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的構造,掌握它們的原理,正確讀數和使用方法。 2.學會直接測量、間接測量的不確定度的計算與資料處理。 3.學會物理天平的使用。那么,大學物理仿真實驗報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物理實驗報告
一、實驗名稱: 霍爾效應原理及其應用
二、實驗目的:
1、了解霍爾效應產生原理;
2、測量霍爾元件的 、 曲線,了解霍爾電壓 與霍爾元件工作電流 、直螺線管的勵磁電流 間的關系;
3、學習用霍爾元件測量磁感應強度的原理和方法,測量長直螺旋管軸向磁感應強度 及分布;
4、學習用對稱交換測量法(異號法)消除負效應產生的誤差。
三、儀器用具:YX-04型霍爾效應實驗儀(儀器資產編號)
四、實驗原理:
1、霍爾效應現象及物理解釋
霍爾效應從本質上講是運動的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受洛侖茲力 作用而引起的偏轉。當帶電粒子(電子或空穴)被約束在固體材料中,這種偏轉就導致在垂直于電流和磁場的方向上產生正負電荷的聚積,從而形成附加的橫向電場。對于圖1所示。
半導體樣品,若在x方向通以電流 ,在z方向加磁場 ,則在y方向即樣品A、A′電極兩側就開始聚積異號電荷而產生相應的電場 ,電場的指向取決于樣品的導電類型。顯然,當載流子所受的橫向電場力 時電荷不斷聚積,電場不斷加強,直到 樣品兩側電荷的積累就達到平衡,即樣品A、A′間形成了穩定的電勢差(霍爾電壓) 。
設 為霍爾電場, 是載流子在電流方向上的平均漂移速度;樣品的寬度為 ,厚度為 ,載流子濃度為 ,則有:
(1-1)
因為 , ,又根據 ,則
(1-2)
其中 稱為霍爾系數,是反映材料霍爾效應強弱的重要參數。
大學物理實驗是一門著重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課程。做好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考試工作對于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物理實驗 報告 范文3篇_大學物理實驗報告怎么寫,僅供參考。
更多關于學習 總結 內容推薦(點擊進入↓↓↓)
大一班干部學習委員個人期末總結3篇
考研英語學習總結范文
政治理論學習總結_政治理論學習心得體會6篇
大二上學期總結下學期計劃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時間和位移
學習經驗總結范文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范文篇一:
一、實驗綜述
1、實驗目的及要求
1.了解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的構造,掌握它們的原理,正確讀數和使用方法。 2.學會直接測量、間接測量的不確定度的計算與數據處理。 3.學會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測定固體密度的方法。
2 、實驗儀器、設備或
1 50分度游標卡尺 準確度=0.02mm 最大誤差限 △儀=±0.02mm 2 螺旋測微器 準確度=0.01mm 最大誤差△儀=±0.005mm 修正值=0.018mm
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稱量 500g △儀=±0.02g 估讀到 0.01g
二、實驗過程(實驗步驟、記錄、數據、分析)
1、實驗內容與步驟
1、用游標卡尺測量圓環體的內外徑直徑和高各6次; 2、用螺旋測微器測鋼線的直徑7次; 3、用液體靜力稱衡法測石蠟的密度;
2、實驗數據記錄表
(1)測圓環體體積
(2)測鋼絲直徑
儀器名稱:螺旋測微器(千分尺) 準確度=0.01mm 估讀到0.001mm
測石蠟的密度
儀器名稱:物理天平TW—0.5 天平感量: 0.02 g 最大稱量500 g
3、數據處理、分析
(1)、計算圓環體的體積
1直接量外徑D的A類不確定度SD ,SD=○
SD=0.0161mm=0.02mm
2直接量外徑D的B類不確定度u○
d.
ud,=
Ud=0.0155mm=0.02mm
3直接量外徑D的合成不確定度σσ○
σD=0.0223mm=0.2mm
4直接量外徑D科學測量結果 ○
D=(21.19±0.02)mm
D=
5直接量內徑d的A類不確定度S○
Sd=0.0045mm=0.005mm
d。
預習報告:;
1.試驗目的.;
2.實驗儀器.;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書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況下是抄結論性的公式.再對這個公式上的物理量進行分析,說明這些物理量都是什么東東.這是沒有充分預習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試驗,你就把整個試驗里涉及的物理量寫上,再分析.;
4.試驗內容和步驟.;
5.試驗數據.做完試驗后的記錄.這些數據最好用三線圖畫.注意標上表號和表名.EG:表1.紫銅環內外徑和高的試驗數據.;
6.試驗現象.隨便寫點.;試驗報告:;1.試驗目的.方法同上.;2.試驗原理.把書上的歸納一下,差不多半面紙.在原理的后面把試驗儀器寫上.;3.試驗數據及其處理.書上有模板.照著做.一般情況是求平均值,標準偏差那些.書上有.注意:小數點的位數一定要正確.;4.試驗結果:把上面處理好的數據處理的結果寫出來.;5.討論.如果那個試驗的后面有思考題就把思考提回答了.如果沒有就自己想,寫點總結性的話.或者書上抄一兩句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不知道.建議還是借學長學姐的比較好,網絡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每個老師對報告的要求不一樣,要照老師的習慣寫報告.
實驗報告
實驗題目: 聲速的測量
實驗目的:了解超聲波的產生,發射和接收的方法,用干涉法和相位法測聲速.
實驗內容
1 測量實驗開始時室溫.
2 駐波法
(1) 將超聲聲速測定儀的兩個壓電陶瓷換能器靠在一起,檢查兩表面是否水平.如果不水平將其調平.
(2)將函數信號發生器接超聲聲速測定儀的發射端,示波器接接收端.函數信號發生器選擇正弦波,輸出頻率在300HZ左右,電壓在10-20V.
(3)通過示波器觀察訊號幅度,調整移動尺改變測定儀兩端的距離找到使訊號極大的位置,在極大值附近應該使用微調,即固定移動尺螺絲,使用微調螺母調整.
(4)從該極大位置開始,朝一個方向移動移動尺,依次記下每次訊號幅度極大(波腹)時游標的讀數,共12個值.
3 相位法
(1) 將超聲聲速測定儀的兩個壓電陶瓷換能器靠在一起,檢查兩表面是否水平.如果不水平將其調平.
(2) 將函數信號發生器接超聲聲速測定儀的發射端,示波器的CH1接在接收端,CH2接在發射端.選擇CH1,CH2的X-Y疊加.函數信號發生器選擇正弦波,輸出頻率在300HZ左右,電壓在10-20V.
(3) 通過示波器觀察李薩如圖形,調整移動尺改變測定儀兩端的距離找到使圖形為一條斜率為正的直線的位置.
(4)從該位置開始,朝一個方向移動移動尺,依次記下每次圖形是斜率為正的直線時游標的讀數,共10個值.
4 測量實驗結束時室溫,與開始時室溫取平均值作為溫度t.收拾儀器,整理實驗臺.
5 對上面兩組數據,分別用逐差計算出l,然后算出聲速v,并計算不確定度.與通過t計算出的理論值計算相對誤差.
數據處理
1 理論計算
實驗開始時溫度23.0℃,實驗結束時溫度21.8℃,所以認為實驗時溫度t=22.4℃.
根據理論值計算
2 駐波法
游標讀數
(mm)
95.42
100.50
105.70
110.66
115.88
120.90
126.16
131.34
136.20
141.44
146.52
151.60
逐差=3(mm)
30.74
30.84
30.50
30.78
30.64
30.70
相鄰游標相減的2倍=i(mm)
10.16
10.40
9.88
10.44
10.04
10.52
10.36
9.72
10.48
10.16
10.16
標準差
的A類不確定度
查表得:當n=11,P=0.95時,=2.26.
因為是用類似游標卡尺的儀器測量的,所以B類不確定
查表得,當P=0.95時,=1.96.
所以的不確定度
選取聲波輸出頻率為34.3KHz,已知不確定度.
聲速
對,有不確定度傳遞公式:
空氣中的聲速v=(350.99±1.20)m/s (P=0.95)
相對誤差=
3 相位法
游標讀數
(mm)
110.80
121.04
131.14
141.36
151.58
161.72
171.88
182.02
192.10
202.26
逐差=5(mm)
50.92
50.84
50.88
50.74
50.68
相鄰游標相減=i(mm)
10.24
10.10
10.22
10.22
10.14
10.16
10.14
10.08
10.16
標準差
的A類不確定度
查表得:當n=9,P=0.95時,=2.26.
因為是用類似游標卡尺的儀器測量的,所以B類不確定度
查表得,當P=0.95時,=1.96.
所以的不確定度
選取聲波輸出頻率為34.3KHz,已知不確定度
聲速
對,有不確定度傳遞公式:
空氣中的聲速v=(348.57±1.09)m/s (P=0.95)
相對誤差=
誤差分析:
1 儀器本身的誤差和由于老化引起的誤差.
2 室溫在實驗過程中是不斷變化的.
3 無論是駐波法中在示波器上找極大值,還是相位法在示波器上找斜率為正的直線,都是測量者主觀的感覺,沒有精確測量.
思考題
1 固定兩換能器的距離改變頻率,以求聲速,是否可行
答:不可行.因為在聲速一定時,頻率改變了,波長也會隨之改變.所以無法同時測量出頻率和波長,也就無法求出聲速.
不對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指導老師: 姓名: 學號: 學院: 班級: 重力加速度的測定 一、實驗任務 精確測定銀川地區的重力加速度 二、實驗要求 測量結果的相對不確定度不超過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較 初步確定有以下六種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點計時器測量 所用儀器為:打點計時器、直尺、帶錢夾的鐵架臺、紙帶、夾子、重物、學生電源等. 利用自由落體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體運動.選擇理想紙帶,找出起始點0,數出時間為t的P點,用米尺測出OP的距離為h,其中t=0.02秒×兩點間隔數.由公式h=gt2/2得g=2h/t2,將所測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測重力加速度 調節水龍頭閥門,使水滴按相等時間滴下,用秒表測出n個(n取50—100)水滴所用時間t,則每兩水滴相隔時間為t′=t/n,用米尺測出水滴下落距離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徑為R的玻璃杯,內裝適當的液體,固定在旋轉臺上.旋轉臺繞其對稱軸以角速度ω勻速旋轉,這時液體相對于玻璃杯的形狀為旋轉拋物面 重力加速度的計算公式推導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轉軸為x,質量為m,受重力mg、彈力N.由動力學知: Ncosα-mg=0(1) Nsinα=mω2x(2) 兩式相比得tgα=ω2x/g,又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g=ω2x2/2y. .將某點對于對稱軸和垂直于對稱軸最低點的直角坐標系的坐標x、y測出,將轉臺轉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四、光電控制計時法 調節水龍頭閥門,使水滴按相等時間滴下,用秒表測出n個(n取50—100)水滴所用時間t,則每兩水滴相隔時間為t′=t/n,用米尺測出水滴下落距離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五、用圓錐擺測量 所用儀器為:米尺、秒表、單擺. 使單擺的擺錘在水平面內作勻速圓周運動,用直尺測量出h,用秒表測出擺錐n轉所用的時間t,則擺錐角速度ω=2πn/t 擺錐作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由以上幾式得: g=4π2n2h/t2. 將所測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六、單擺法測量重力加速度 在擺角很小時,擺動周期為: 則 通過對以上六種方法的比較,本想嘗試利用光電控制計時法來測量,但因為實驗室器材不全,故該方法無法進
以上就是大學物理仿真實驗報告的全部內容,大學物理實驗報告范文篇一: 一、實驗綜述 1、實驗目的及要求 1.了解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的構造,掌握它們的原理,正確讀數和使用 方法 。 2.學會直接測量、間接測量的不確定度的計算與數據處理。 3.學會物理天平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