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的故事大全?6.20世紀最杰出的數學家之一的馮·諾依曼眾所周知,1946年由他發明的電子計算機,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進步.鑒于馮·諾依曼在發明電子計算機中所起到關鍵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譽為"計算機之父"。1911年一1921年,那么,數學家的故事大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死于進攻西西里島的羅馬敵兵之手,死前他還在主:“不要弄壞我的圓”。人們為紀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內切于圓柱的圖形,以紀念他發現球的體積和表面積均為其外切圓柱體積和表面積的三分之二。
2.伽羅華生于離巴黎不遠的一個小城鎮,父親是學校校長,還當過多年市長。家庭的影響使伽羅華一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1823年,12歲的伽羅華離開雙親到巴黎求學,他不滿足呆板的課堂灌輸,自己去找最難的數學原著研究,一些老師也給他很大幫助。老師們對他的評價是“只宜在數學的尖端領域里工作”。
3.德國著名大科學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高斯在還不會講話就自己學計算,在三歲時有一天晚上他看著父親在算工錢時,還糾正父親計算的錯誤。 長大后他成為當代最杰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他在物理的電磁學方面有一些貢獻,現在電磁學的一個單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數學家們則稱呼他為“數學王子”。
4.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后35位,后人稱之為魯道夫數,他死后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5.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著一條對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
說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他叫做馮·諾依曼,曾經參加過原子彈的制造,構筑了現代計算機的架構,進行了第一次可靠的現代數值氣象預報。他也是二十世紀最杰出的數學家之一,他記憶力超群,可以一字不差地張口引用15年前度過的《大英百科全書》或《雙城記》,同時他的心算能力也很厲害,下面我們通過幾個故事來更進一步地了解他。
計算能力超過計算器因為馮·諾依曼記憶力很強,可以記住不少數學公式和數學常數,所以對數學問題比一般人要算的快。有一家研究機構為了看諾伊曼能算多快,把一個職員使用計算器花費大半天才能算出來的問題交給了他。
然后馮·諾依曼就開始心算,算到了一半,那個職員就提示馮·諾依曼,馮·諾依曼繼續算,然后突然很驚詫地說,你說得對!后來人家告訴馮·諾依曼,那位職員其實算了整整一個晚上,但馮·諾依曼只花了5分鐘左右的時間。
蒼蠅之謎的故事這是馮·諾依曼最著名的故事了,有這樣一個問題,兩地相距三十二千米,兩端分別有人騎自行車相向而行,他們的車速都是每小時十六千米,中間有一只蒼蠅,以時速二十四公里從其中一人自行車前輪勻速飛行,遇到另一人車輪時,掉頭返回,然后往復運動,直到二人自行車相碰,把蒼蠅夾扁。
計算這道題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復雜,就是把蒼蠅來回飛行的距離分別相加,因為兩人越騎越近,所以這就變成了一道計算無窮數列的題目,不少人都會這樣計算。
蒲豐試驗
一天,法國數學家蒲豐請許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試驗.蒲豐在桌子上鋪好一張大白紙,白紙上畫滿了等距離的平行線,他又拿出很多等長的小針,小針的長度都是平行線的一半.蒲豐說:“請大家把這些小針往這張白紙上隨便仍吧!”客人們按他說的做了。
蒲豐的統計結果是:大家共擲2212次,其中小針與紙上平行線相交704次,2210÷704≈3.142。蒲豐說:“這個數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會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擲的次數越多,求出的圓周率近似值越精確?!边@就是著名的“蒲豐試驗”。
高斯是德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