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數學講解?【篇一】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總結 1、整式的乘除的公式運用(六條)及逆運用(數的計算)。 (1)an·am(2)(am)n=(3)(ab)n=4)am÷an(5)a0(a≠0)(6)a-p== 2、單項式與單項式、多項式相乘的法則。 3、那么,七年級下冊數學講解?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課堂臨時報佛腳,不如課前預習好。其實任何學科都是一樣的,學習任何一門學科,勤奮都是最好的學習 方法 ,沒有之一,書山有路勤為徑。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數學知識點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類
3.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的差小于第三邊。
4.高: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線: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和它的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
6.角平分線:三角形的一個內角的平分線與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和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7.高線、中線、角平分線的意義和做法
8.三角形的穩定性:三角形的形狀是固定的,三角形的這個性質叫三角形的穩定性。
9.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
推論1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推論2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和;
推論3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學數學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去做題,學會數學關鍵在于個人的悟性,除了上課認真聽講、課后做匹配練習外,還需要練就獨立解題能力與總結反思能力,學會以不變應萬變。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初一數學下冊基本知識點總結,供大家閱讀參考。
初一數學下冊基本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有理數
1.1 正數與負數
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負數(negative number)。
與負數具有相反意義,即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positive number)(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數
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integer),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分數(fraction)。
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數軸(number axis)。
數軸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在直線上任取一個點表示數0,這個點叫做原點(origin)。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數是-2;0的相反數是0)
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absolute value),記作|a|。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篇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選篇1)
一、指導思想
以__精神為指針,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落實《數學課程標準》的改革觀。通過教育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親歷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抽象的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知識理解的同時,強化基本計算能力和歸納的能力,培養其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同時提高知識應用的能力,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較大的提升。
二、學情分析
經過七年級第一學期的教學,發現班內部分學生數學基礎較差,兩極分化現象嚴重,尤其是后進生的數學成績普遍偏差。部分學生在解題時比較粗心,不能很好的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但通過上學期的學習,不少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數學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對于所學知識能較好地應用到解題和日常生活中去。
三、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學章節的內容: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與應用。
本章重點: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實際應用。
本章難點: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
每一門科目都有自己的學習 方法 ,但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中的,數學其實和語文英語一樣,也是要記、要背、要講練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級數學知識點的學習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
變量之間的關系
一理論理解
1、若Y隨X的變化而變化,則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
自變量是主動發生變化的量,因變量是隨著自變量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量,數值保持不變的量叫做常量。
3、若等腰三角形頂角是y,底角是x,那么y與x的關系式為y=180-2x.
2、能確定變量之間的關系式:相關公式①路程=速度×時間②長方形周長=2×(長+寬)③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④本息和=本金+利率×本金×時間。⑤總價=單價×總量。⑥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
二、列表法:采用數表相結合的形式,運用表格可以表示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列表時要選取能代表自變量的一些數據,并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列出,再分別求出因變量的對應值。列表法的特點是直觀,可以直接從表中找出自變量與因變量的對應值,但缺點是具有局限性,只能表示因變量的一部分。
三.關系式法:關系式是利用數學式子來表示變量之間關系的等式,利用關系式,可以根據任何一個自變量的值求出相應的因變量的值,也可以已知因變量的值求出相應的自變量的值。
各個科目都有自己的學習 方法 ,但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中的,基本離不開背、記,練,數學作為最燒腦的科目之一,也是一樣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級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北師大版
一、同底數冪的乘法
(m,n都是整數)是冪的運算中最基本的法則,在應用法則運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a)法則使用的前提條件是:冪的底數相同而且是相乘時,底數a可以是一個具體的數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個單項或多項式;
b)指數是1時,不要誤以為沒有指數;
c)不要將同底數冪的乘法與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對乘法,只要底數相同指數就可以相加;而對于加法,不僅底數相同,還要求指數相同才能相加;
二、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
三、同底數冪的除法
(1)運用法則的前提是底數相同,只有底數相同,才能用此法則
(2)底數可以是具體的數,也可以是單項式或多項式
(3)指數相減指的是被除式的指數減去除式的指數,要求差不為負
四、整式的乘法
1、單項式的概念:由數與字母的乘積構成的代數式叫做單項式。單獨的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單項式的數字因數叫做單項式的系數,所有字母指數和叫單項式的次數。
如:bca22-的系數為2-,次數為4,單獨的一個非零數的次數是0。
以上就是七年級下冊數學講解的全部內容,初一下冊數學知識點 總結 相交線 有一個公共的頂點,有一條公共的邊,另外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兩條直線相交有4對鄰補角。有公共的頂點,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