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姓鐘的名人?1、鐘子期 鐘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戰國時代楚國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集賢村)人。相傳鐘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擔、拿板斧的樵夫。歷史上記載伯牙探親回國時,在漢江邊鼓琴,鐘子期正巧遇見,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興趣相投,兩人就成了至交。鐘子期死后,那么,歷史上姓鐘的名人?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鐘繇:三國時期魏國大臣、著名書法家,擅長楷、隸、行、草書,尤其以八分書見長。其書法成就被南朝陳霸先譽為可與書圣王羲之相提并論,其子鐘毓為魏御史中丞,鐘會為魏國名將。
2. 鐘嶸:南朝齊梁間文學評論家,著有《詩品》三卷,其論評精切,影響深遠,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 鐘傳:唐末軍閥,以軍功拜鎮南節度使、封南平郡王,盤據江西達三十余年。
4. 鐘相:南宋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提出“等貴賤,均貧富”的主張,后被推為楚王。
5. 鐘惺:明末文學家,主張詩以幽深孤峭為佳,著有《史懷》。
6. 鐘子期:春秋時楚國人,擅長音律,相傳能分辨伯牙鼓琴的志向,被伯牙引為知音。
7. 鐘離春:戰國時齊國無鹽人,相貌丑陋,但有膽識。她曾請求拜見齊宣王,陳述齊國的危機并提出解決辦法,被齊宣王采納,并立為皇后。
8. 鐘紹京:唐代宰相、書法家、藏書家,善書直鳳閣,時號小鐘。
9. 鐘嗣成:元末戲曲家,作散曲、小令甚多,有《章臺柳》、《錢神論》等七種。又有《錄鬼簿》二卷,對元曲研究有重大貢獻。
10. 鐘天緯:清代著名翻譯家,譯書數十種,著有《則足集》。
11. 鐘耘舫:清四川省江津人,工詩文辭,尤以聯語聞名,被譽為“長聯圣手”,著有《振振堂集》。
1、鐘馗:作為道教俗神,鐘馗以驅邪打鬼著稱。在中國民間,他的神像常被掛起以辟邪除災,鐘馗捉鬼的典故傳說至今仍廣為流傳。
2、鐘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時期楚國人。相傳鐘子期是一位形象樸素的樵夫,常戴斗笠、披蓑衣、背沖擔、持板斧。
3、鐘會:字士季,出生于潁川長社(今河南省長葛市),是三國時期魏國的軍事家和書法家。他是太傅鐘繇的幼子,也是青州刺史鐘毓的弟弟。
4、鐘無艷:齊宣王的妻子,是中國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但以才華著稱。相傳她是戰國時期齊國無鹽邑的女兒,即無鹽娘娘。
5、鐘期光:曾用名鐘昱,湖南省平江縣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他是一位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同時也是杰出的政治工作、軍事教育和軍事理論研究領導者。
6、鐘嗣成:元代文學家,字繼先,號丑齋,出生于大梁。他所作的雜劇包括《章臺柳》《錢神論》《蟠桃會》等七種,至今仍為人們所知。
7、鐘相:南宋時期的人物,是占據洞庭湖一帶的農民起義軍的首領。
8、鐘傳:字弱翁,出生于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曾任蘭州推官。
9、鐘嶸:南朝時期的文學批評家,字仲偉,出生于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他曾擔任參軍、記室等小官職。
你好!中國古代歷史上姓鐘的名人有鐘無艷、鐘明亮、鐘子期、鐘會、鐘嶸等。
1、鐘無艷:又名鐘離春、鐘無鹽,齊宣王之妻 ,中國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但很有才華。相傳是戰國齊國無鹽邑之女。外貌極丑,四十歲不得出嫁,自請見齊宣王,陳述齊國危難四點,為齊宣王采納,立為王后。于是拆漸臺、罷女樂、退諂諛,進直言,選兵馬,實府庫,齊國大安。鐘離春的故事最早見于西漢劉向的《列女傳》中的《辯通傳》。她是齊國無鹽縣人,她德才兼備、卻容顏丑陋,年四十未嫁,許多古書里動不動就說“貌比無鹽”,跟“貌如西子”呼應。丑到何種程度?書載她額頭、雙眼均下凹顯得黯淡發干,上下比例失調,而且骨架很大,非常的壯,像男人一樣,鼻子朝天,脖子很肥粗,有喉結,額頭像臼,就是中間下陷的。又沒有幾根頭發,皮膚黑得像漆。要知道古代的后妃那都是“螓首蛾眉”,甚至像武則天“方額廣頤,龍睛鳳眼”的。鐘離春雖然長了一副讓人吃驚的模樣,也不會像其他的美女妃子那樣能歌善舞,而是一心只問政治。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歡吹捧,鐘離春冒死自請見齊宣王,陳述齊國危難四條,并指出如再不懸崖勒馬,將會城破國亡。
齊宣王大為感動,把鐘離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寶鏡。
1、鐘離春是齊國的丑女,她直到四十歲都還沒有嫁出去,鐘離春雖然丑,但她卻十分有才華,是一個才女。
鐘離春聽說齊國越來越衰落了,對此深感慨痛。于是就冒險去齊宮,當侍衛將她攔住,她就自稱:“我是齊國最丑的女人,今天來自薦成為齊王的妻室。”侍衛將這一情況報告給齊王,于是就找她進來,齊王見了她說:“你這么丑,還想來做我的妻室,莫非你有特殊的本領?”
鐘離春說:“我沒有特殊本領,但我會隱語之術。”于是她就開始對齊王說:“齊國現在很危險,其中有四點,秦國楚國對齊國一直虎視眈眈,然而齊王卻是朝政不理,忠臣和奸臣不分,太子也不立,齊王專門以嬉戲為主,不務正業,使本國感到不安,這是隱患的第一個方面。
大王高興建筑漸臺,高的仿佛要穿過云端,又用彩緞絲絹來裝飾它,利令智昏,這是隱患的第二個方面。
賢士都隱退到山林居住,阿諛奉承的人卻一直在左右伺候,好的建議不能呈上,這是隱患的第三個方面;大王天天花天酒地,夜以繼日,向外不和各國交好,向內又不好好的治理國家,這是隱患的第四個方面。所以說,齊國已經是很危險了。
于是齊王就拆了漸臺,把女樂等人罷了,將奸佞辭退,開始選賢才,實施好的政策,強大兵力,立太子等一系列事情。于是齊國強大起來了,歷史上稱齊國的治國之道是丑女鐘離春的功勞。
鐘會
三國時魏國謀士、將領,曹魏大臣鐘繇的兒子。自幼才華橫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對他非常賞識。在征討毌丘儉、諸葛誕其間,鐘會屢出奇謀。被人比作西漢謀士張良,又曾為司馬昭獻策阻止了曹髦的奪權企圖,鐘會得以成為司馬氏的親信。名士嵇康被殺,便是他的主意。景元年間,鐘會獨力支持司馬昭的伐蜀計劃,從而發動伐蜀之戰。滅蜀后,鐘會大力結交西蜀名士,打擊鄧艾等人,打算自立政權,但由于手下官兵不支持鐘會的行動而發動兵變,鐘會與姜維等人皆死于兵亂之中。
以上就是歷史上姓鐘的名人的全部內容,歷史上姓鐘的名人有鐘無艷、鐘繇、鐘子期、鐘會、鐘嶸等。1、鐘無艷 又名鐘離春、鐘無鹽,齊宣王之妻 ,中國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但很有才華。相傳是戰國齊國無鹽邑之女。外貌極丑,四十歲不得出嫁,自請見齊宣王,陳述齊國危難四點,為齊宣王采納,立為王后。2、鐘繇 鐘繇(151-230年),字元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