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歷史名人?1、詹天佑 詹天佑(英語:Jeme Tien Yow,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字眷誠,號達潮,廣東南海縣(今廣州西關十二甫西)人,籍貫徽州府婺源縣,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負責修建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那么,廣州歷史名人?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古代的廣州不是中原地,這點比較吃虧,而且當時嶺南地區辟遠閉塞,也很難出名人,其實古時海珠下渡有個姓楊的,做過大官,但不是很多人聽過,近代的有:
胡漢民(廣東番禹<今廣州>)人,原名衍鴻,字展堂。曾在日本留學。1905年秋加入同盟會,任書記部書記、《民報》編輯。1909年任同盟會南方支部長。)
潘達微(廣州天河棠東村人。1895年追隨孫中山革命。1905年創辦中國第一份面向下層平民的報紙《時事畫報》。1911年他和夫人陳偉莊一道,親自參與廣州庚戌新軍起義和黃花崗起義的準備工作;黃花崗起義失敗后冒險埋葬七十二烈士,將“紅花崗”易名為“黃花崗”,使之成為自由的永恒祭臺。1929年8月27日病逝于香港。)
鄧世昌(清末海軍將領,民族英雄,廣州番禺(今海珠區)人。1894年9月17日中日黃海大戰時,任“致遠”艦管帶。在艦傷彈盡危急時刻仍指揮若定,命艦沖向日艦“吉野”號,決心與敵同歸于盡。不幸途中遇日本魚雷,與全艦憲兵一同犧牲。謚“壯節”,追賜太子保銜。
)
許廣平(廣州人。1917年就讀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預科,擔任天津愛國同志會會刊《醒世周刊》主編,并在周恩來領導下參加了“五四”運動。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國文系,成為魯迅的學生。
我覺得康有為、梁啟超,他們是新文化運動的創始人,還有冼夫人,她是南北朝著名軍事家,還有張九齡,是唐朝名相,還有翁萬達,屈大均等。
洪秀全(1814—1864)原名仁坤,廣東花縣人,太平天國的領袖。出身農家,曾受聘為塾師。三次考秀才未取,絕望于科舉功名。后受基督教徒梁發編寫的《勸世良言》的啟發,于1843年創立拜上帝會,組織群眾謀起義。作為太平天國的理論基礎,洪秀全在1845到1846年間,寫出《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和《原道救世歌》,宣傳了樸素的平等觀念和消滅“閻羅妖”的革命思想,其中也表達了洪秀全的人口思想。
洪秀全完全排除人口增多會出現衣食不足的可能性,認為人類的生和死,都有上帝的妥善安排。他說:“予想夫天下凡間,人民雖眾,總為皇上帝所化所生;生于皇上帝,長亦皇上帝,一衣一食并賴皇上帝。皇上帝天下凡間大共之父也;死生禍福由其主宰,服食器用皆其造成。”(《原道覺世訓》)因此,無論人怎樣多,都應該相互平等,不應該為爭奪衣食而產生矛盾。“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爾吞我并之念?”(《原道醒世訓》)至于現實生活中發生社會矛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近代則有閻羅妖注生死邪說。(《原道覺世訓》),即由清朝統治者所代表的整個封建統治體系造成的。他號召,“天下凡間我們兄弟姊妹所當共擊滅之,惟恐不速者也”(同上),直到實現“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1、詹天佑
詹天佑(英語:Jeme Tien Yow,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字眷誠,號達潮,廣東南海縣(今廣州西關十二甫西)人,籍貫徽州府婺源縣,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負責修建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并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創設“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震驚中外;在籌劃修建滬嘉、洛潼、津蘆、錦州、萍醴、新易、潮汕、粵漢等鐵路中,成績斐然。著有《鐵路名詞表》《京張鐵路工程紀略》等。
2、冼星海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男,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番禺(現屬廣州市南沙區欖核鎮),出生于澳門,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有“人民音樂家”之稱。
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習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師從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斯。
1935年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赴延安,后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5年10月因勞累和營養不良,他的肺病日益嚴重,最后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1. 漆良:南北朝時期文學家,擅長詩歌和散文。2. 謝靈運:唐代文學家,有“唐詩三杰”之稱,著名詩篇有《靜夜思》、《賦得古原草送別》等。3. 張岱:明代文學家,以文學理論家和文學史研究家而著稱,著有《文湖秘笈》。4. 施耐庵:明代小說家,著有《水滸傳》。5. 呂祖坤:明代畫家,是“花竹八家”之一,被譽為“畫林北齋”。6. 李士群:清代詩人,著名詩篇有《雨霖鈴》。7. 鄭板橋:清代書畫家和收藏家,代表作品有《四鯉圖》等。8. 陳維崧:清代醫學家和詩人,曾任清朝翰林院編修。9. 董其昌:明清兩代書畫鑒賞家和收藏家,著有《畫譜》。10. 林覺民:民國時期軍閥,被稱為“廣東五虎將”之一。
以上就是廣州歷史名人的全部內容,崔與之(1158—1239),廣州增城人。字正子,號菊坡。端平元年(1234年),授廣東經略安撫使兼知廣州。端平二年(1235年),任參知政事。端平三年(1236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是南宋的名相,南粵先賢之一。(五)洪秀全(清朝)洪秀全(1814~1864),廣東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人。小名伙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