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1?1、2017年高考使用全國Ⅰ卷的省份: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2、山東省部分科目使用全國Ⅰ卷:全國Ⅰ卷:外語、文綜、理綜, 自主命題:語文、文數、理數 另:1、全國Ⅱ卷: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西藏、陜西、重慶 2、全國Ⅲ卷:云南、那么,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1?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17年高考使用全國Ⅰ卷的省份:
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
山東省部分科目使用全國Ⅰ卷:
全國Ⅰ卷;外語、文綜、理綜, 自主命題:語文、文數、理數。
擴展資料:
(新課標Ⅱ卷)
2015年及其之前:貴州 甘肅 廣西 青海 西藏 黑龍江 吉林 寧夏 內蒙古 新疆 云南 遼寧(綜合)海南(語文 數學 英語)。
2015年增加省份:遼寧 (語文 數學 英語)。
2016年增加省份:陜西、重慶、;取消省份:廣西 云南 貴州。
2018年使用省區:甘肅、青海、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內蒙古、陜西、重慶、海南(語文、數學、英語)西藏2018使用的是全國三卷。
參考資料:高考試題全國卷_百度百科
2017年全國Ⅰ卷高考作文的材料“通過關鍵詞,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可謂是國際視野,全面驅動,奏響時代最強音。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特點:
1.緊扣時政,關注熱點,倡導國際視野。作文材料中十二個關鍵詞涵蓋了經濟、文化、民生、科技、環保、城鄉、出行、購物等八大門類,充分體現了關注時政熱點的主要特征,充分引導考生關注并思考現實問題,同時具有國際視野,從國家發展的大局著眼,承擔向外國青年推介中國的責任意識,既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又展望國家發展的美好前景,具有明顯的“立德樹人”導向功能。
2.全面驅動,尊重個性,引導獨立思考。今年的高考作文,既有“選擇兩三個關鍵詞”的數量限制,又有“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內容驅動,還有“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的對象規定和目標達成,同時更有“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關聯”的思維驅動;四重驅動層層疊加,對考生任務驅動的復雜性和思維驅動的關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謂真正意義上的“任務驅動型作文”。考生可以自主選擇,但必須同時滿足上述四個要求,這對于思維能力欠佳的考生來說難免會顧此失彼,這就提醒我們今后的作文教學必須狠抓思維訓練,讓考生學會真正的獨立思考和個性寫作。
3.取材方面,容易寫作,卻又難以出彩。
今年的問題,一帶一路太宏觀,很多天天關注新聞的成年人都尚且不清楚,何況是高三黨們。大熊貓,長城,京劇,題材太老,若從課本中取材,基本都是溢美之詞,若沒有生活經歷和新聞素材確實難寫的很。美麗鄉村(政治概念詞)對小城市的孩子來說“什么鬼”,對真實的農村孩子來講又確實不夠“美麗”或者“美麗”的太老套,十年前的詞匯放上去都不違和。廣場舞和中華美食都太過于生活化,難有深度。食品安全容易走入全負面,變成批判文。共享單車和高鐵,一部分壓根沒見過沒用過,即使知道,也無法形成有意義的談資去向外國人輸出“中國形象”。
2017年,全國卷的使用情況如下:
全國Ⅰ卷覆蓋了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福建等省份。這些省份的考生需參加全國統一的語文、數學、英語考試,而文綜和理綜則由各省份自行命題。
全國Ⅱ卷的地區包括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西藏、陜西、重慶,這些省份的考生需要參加全國統一的語文、數學、英語考試,同時,政、史、地、物、化、生則由各省份自主命題。
全國Ⅲ卷則涉及云南、廣西、貴州、四川四個省份,它們的考生需參加全國統一的語文、數學、英語考試,而政、史、地則由各省份自主命題。
海南省的情況比較特殊,除了語、數、英三科使用全國卷外,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則由海南省自行命題。
山東省的考生需參加全國統一的語文、數學、英語考試,而文綜和理綜則由山東省自主命題。同時,山東省的語文、數學、英語由山東省自主命題。
江蘇省和天津市的考生則全部使用自主命題的試卷,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所有科目。
北京市的考生也全部使用自主命題的試卷,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所有科目。
全國Ⅰ卷地區: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福建
全國Ⅱ卷地區: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西藏、陜西、重慶
全國Ⅲ卷地區:云南、廣西、貴州、四川
海南省:全國Ⅱ卷(語、數、英)+單獨命題(政、史、地、物、化、生)
山東省:全國Ⅰ卷(外語、文綜、理綜)+自主命題(語文、文數、理數)
江蘇省:全部科目自主命題
北京市:全部科目自主命題
天津市:全部科目自主命題
以上就是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1的全部內容,3. 2017年河南語文高考文言文有哪些 2017年河南語文高考文言文有:一、古詩詞部分:1. 氓(2)《詩經》2. 短歌行(2)曹操3. 歸園田居(其一,2)陶淵明4. 蜀道難(3)李白5. 秋興八首(其一,3)杜甫6. 詠懷古跡 (其三,3) 杜甫7. 登高(3)杜甫8.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