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數學知識點總結表?1.數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做數軸。(畫一條直線,在直線上任取一點表示數0,這個零點叫做塬點,規定直線上從塬點向右或向上為正方向;選取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以便在數軸上取點。那么,七上數學知識點總結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積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學習也是一樣的,需要積累,從少變多。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級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上冊數學第三章《圖形認識初步》知識點
圖形認識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圖形
現實生活中的物體我們只管它的形狀、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圖形,叫做幾何圖形。
3.1.1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圓錐等都是立體圖形。此外棱柱、棱錐也是常見的立體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都是平面圖形。
許多立體圖形是由一些平櫻悉面圖形圍成的,將它們適當地剪開,就可以展開成平面圖形。
3.1.2點、線、面、體
幾何體也簡稱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球、棱柱、棱錐等都是幾何體。
包圍著體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兩種。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線。
線和線相交的地方是點。
幾何圖形都是由點、線、面、體組成的,點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
3.2 直線、射線、線段
經過兩點有一條直線,并且只有一條直線。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點C線段AB分成相等的兩條線段AM與MB,點M叫做線段AB的中點。類似的還有線段的三等分點、四等分點等。
掌握好知識點才能把數學學得更好,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全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第一單元小數乘法
1、小數乘整數:
@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如:1.5×3表示求3個1.5的和的簡便運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2、小數乘小數:
@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注意:按整數算出積后,小拿賀數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數化簡;位數不夠時,要用0占位。
3、規律:0除外)乘大于
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
0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4、求近似數的方法一般有三種:
⑴四舍五入法;⑵進一法;⑶去尾法
5、計算錢數,保留兩位小數,表示計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數,表示計算到角。
6、小數四則運算順序和運算定律跟整數是一樣的。
7、運算定律和性質:
@加法: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減法:
@乘法:
乘陪敏旅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
÷b÷c=a÷(b×c)
a÷(b×c)=a÷b÷c
第二單元位置
1、數對:由兩個數組成,中間用逗號隔開,用括號括起來。
很多學生在復習初一上學期數學時,因為之前沒有做過的總結,導致復習整體效率不高。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學期數學知識點總結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初一上學期數學知識點總結
一、代數式
1、用運算符號把數或表示數的字母連結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數式。單獨的一個數或字母也是代數式。
2、用數值代替代數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數式里的運算關系計算得出的結果,叫做代數式的值。
二、整式
1、單項式:
(1)由數和字母的乘積組成的代數式叫做單項式。
(2)單項式中的數字因數叫做這個單項式的系數。
(3)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的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
2、多項式
(1)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
(2)每個單項式叫做多項式的項。
(3)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項。
3、升冪排列與降冪排列
(1)把多項式按x的指數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叫做降冪排列。
(2)把多項式按x的指數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叫做升冪排列。
三、整式的加減
1、整式加減的理論根據是:去括號法則,合并同類項法則,以及乘法分配率。
去括號法則:如果括號前是“十”號,把括號和它前面的“+”號去掉,括號里各項都不變符號;如果括號前是“一”號,把括號和它前面的“一”號去掉,括號里各項都改變符號。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同學們總結過嗎?如果沒有,請來我這里瞧瞧。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一數學上冊重點知識歸納”,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一數學上冊重點知識歸納
1、統計圖中1格表示不同單位量,要結合具體的情況來判斷1個表示幾個單位。數據大,每1格所表示的單位就多,數據小,每1格所表示的單位就小。
2、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
3、明確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直觀、方便、便于察看。
4、制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確定水平方向,標出項目;確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數量(一格代表的數量);根據數據的大小畫出長度不同的直條;寫出標題。
補充【知識點】:初步了解復式條形統計圖,能夠從中獲得信息,并能回答相應此高的問題。
栽蒜苗(二)(折線統計圖)
【知識點】:
1、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并進行簡單的預測。
2、折線統計圖的方法:在方格紙中,根據所給出的數據把點標出來,再用線將點連接起來,要順次連接。
3、能夠看出折線統計圖所提供的信息,并回答相關的問題。
補充【知識點】:
1、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不同:條形統計圖用直條笑指表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用折線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學好數學最重要的就是整理好知識點,下面我就大家整理一下七年級上冊數學重要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
負有理數 分數
2、相反數: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零的相反數是零
3、數軸: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畫數軸時,三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4、倒數:如果a與b互為倒數,則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數等于本身的數是1和-1。零沒有倒數。
5、絕對值:在數軸上,一個數所對應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該數的絕對值,(|a|≥0)。若|a|=a,則a≥0;若|a|=-a,則a≤0。
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橄喾磾档膬蓚€數的絕對值相等。
6、有理數比較大小:正數大于0,負數小于0,正數大于負數;數軸上的兩個點所表示的數,右邊的總比左邊的大;兩個握敏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7、有理數的運算:
(1)五種運算:加、減、乘、除、乘方
多個數相乘,積的符號由負因數的個數決定,當負因數有奇數個時,積的符號為負;當負因數有偶數個時,積的符號為正。只要有一個數為零,積就為零。
有理數加法法則:
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
以上就是七上數學知識點總結表的全部內容,1、數對:由兩個數組成,中間用逗號隔開,用括號括起來。括號里面的數由左至右分別為列數和行數,即“先列后行”。2、作用:一組數對確定唯一一個點的位置。經度和緯度就是這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