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銅化學式?硫化銅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uS,故實際上是亞銅的硫化物和超硫化物的混鹽,呈黑褐色,極難溶,是最難溶的物質之一(僅次于硫化銀、硫化汞、硫化鈀和硫化亞鉑等),那么,硫化銅化學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化學式CuS,式量95.612。黑色單斜或六方晶體。有金屬光澤。密度4.6克/厘米3。熔點103℃(轉變),沸點220℃(分解)。難溶于水,不溶于一般稀酸。溶于熱的稀硝酸,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硫。溶于氰化鉀溶液,生成K3〔Cu(CN)4〕和(CN)2。有天然礦物,用于提煉銅或制銅化合物。實驗室將硫化氫通入硫酸銅溶液制得。
硫化銅
分子量:113.62
性狀:黑褐色無定形粉末或粒狀物。溶于稀硝酸,熱濃鹽酸、硫酸和氰化鈉溶液,微溶于硫化銨溶液,不溶于水和硫化鈉溶液。在潮濕空氣中能被氧化而成膠態。導電性能優于硫化亞銅。加熱至220℃分解成硫化亞銅。
硫化亞銅
分子式:Cu2S
分子量:159.15
性狀:灰黑色有光澤的結晶或粉末。對熱穩定。在紅熱狀態下,能于氯氣或碳酸鈉緩慢的反應。導電性好。溶于氨水;不溶于水和稀酸;遇硝酸即分解。有毒。
(1)依據質量守恒定率,cu2s在空氣中灼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u2s+2o2
灼燒
.
2cuo+so2;根據cu2s燃燒生成的so2,的性質作出判斷,所以不再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或將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懸于灼燒容器上方,試紙不變色都可以確定灼燒的cu2s是否完全反應;
(2)由化學方程式,2cus+3o2
灼燒
.
2cuo+2so2
△m,cu2s+2o2
灼燒
.
2cuo+so2
△m,
192 16032
160160
0
可以看出cus燃燒后固體質量減小,而cu2s燃燒后固體質量不變,因此可通過固體燃燒前后的質量差進行鑒別,寫出實驗步驟2:將稱量好的黑色固體分別置于坩堝中充分灼燒,步驟3:冷卻至室溫后稱量其剩余固體的質量,即可判斷黑色固體是硫化銅還是硫化亞銅.
故答案為:(1)cu2s+2o2
灼燒
.
2cuo+so2;
不再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或將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懸于灼燒容器上方,試紙不變色;
(2)將稱量好的黑色固體分別置于坩堝中充分灼燒;
冷卻至室溫后稱量其剩余固體的質量.
1.最簡單易得的就是硫化銨,硫化鈉,直接和硫酸銅混合就反應生成硫化銅沉淀了
2.用BaS 堿性條件下與硫酸銅反應。
3.通過可溶性銅鹽和硫化物相互作用得到,不能用硫和銅直接化合
2Cu+S==加熱==Cu2S
CuSO4+H2S==H2SO4+CuS↓
硫化銅(II)是一種無機化合物,是二價銅的硫化物,化學式為CuS,呈黑褐色,極難溶,是最難溶的物質之一(僅次于硫化汞、硫化鉑、硫化銀等),因為它的難溶性使得一些看似不可以發生的反應能夠發生。
硫化銅
CAS: 19138-68-2
分子式: CuS
分子量: 95.61
熔點: 220℃
中文名稱: 硫化銅
硫化銅,一水
英文名稱: Copper sulfide
Cupric sulfide
copper(ii) sulfide
c.i. 77450
c.i. pigment blue 34
ci 77450
ci pigment blue 34
copper blue
copper monosulfide
copper sulfide (cus)
copper(2+) sulfide
horace vernet's blue
monocopper monosulfide
natural covellite
oil blue
Cupric sulfide,monohydrate
Covelline
分子量:113.62
性狀:黑褐色無定形粉末或粒狀物。溶于稀硝酸,熱濃鹽酸、硫酸和氰化鈉溶液,微溶于硫化銨溶液,不溶于水和硫化鈉溶液。在潮濕空氣中能被氧化而成膠態。導電性能優于硫化亞銅。加熱至220℃分解成硫化亞銅。
8月5日在中國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里,看到了科學家們用化學溶液方法合成出的硫化銅14面體微晶,它的成功發現,標志著我國特種微結構晶體構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其潛在應用前景在于可用作較大結構的構筑單元或用作在微尺度上包覆其他材料的載體。
以上就是硫化銅化學式的全部內容,硫化亞銅 分子式:Cu2S 分子量:159.15 性狀:灰黑色有光澤的結晶或粉末。對熱穩定。在紅熱狀態下,能于氯氣或碳酸鈉緩慢的反應。導電性好。溶于氨水;不溶于水和稀酸;遇硝酸即分解。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