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教案蘇教版?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寓言故事。 2、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重點: 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寓言故事。 難點: 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那么,二年級語文教案蘇教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教案#導語】
《小動物過冬》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擬人童話故事,講述了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三個好朋友在秋風起、天氣涼的時候,聚在一起商量如何過冬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學生可以了解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并感受朋友間的互相關心和幫助。以下是關于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希望對您的教學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 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對話。
2. 學生能夠認識并正確書寫本課的生字。
3. 學生能夠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朋友間互相關心的情感。
4. 學生能夠通過課文學習,了解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
【教學重難點】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朋友間互相關心的情感。
3. 認識并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準備】
1. 學生預習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2. 教師準備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件、生字卡片和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1. 課前活動:通過猜謎語活動,復習以前學過的小動物知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 導入新課:引導學生回顧秋天的特征,引出課文主題。
3. 學習課文: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體會朋友間的關心。
4. 學習生字:通過不同方式學習生字,鞏固學生的識字情況。
5. 課堂小結:總結課文內容,強調朋友間的互相幫助和關心。
《會走路的樹》教案(一)
一、教學思路
側重于讀,要求讀出感情;采用激疑、導疑、質疑、解疑等學習方式;將個別學習、小組學習和全班教學結合起來,優化教學結構;通過合作學習、討論交流,發展學生思維,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創設一些情景(如續編故事等),增加學習的趣味性,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培養喜愛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學習,知道會走的樹是馴鹿。
2.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自己能續編故事。
3.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幫助別人是最快樂的事。
四、教學準備
小黑板
五、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讀題目“會走路的樹”
你見過會走路的樹嗎?
那么,課文中講的“樹”為什么會走路呢?
(二)品讀第一至第四自然段,從而體會馴鹿爸爸與小鳥的友善交往
1.會走路的樹和小鳥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小朋友們自己讀讀課文。
(這棵樹與小鳥形影不離,相處得非常快樂。)
師(聲情并茂地朗讀:)——“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樹在樹林里走來走去。”
師——小朋友,聽了老師的朗讀你腦子里形成了什么畫面?
師——讀一讀,感受春天早晨的美好,想像“會走路的樹”的美麗。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寓言故事。
2、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重點:
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寓言故事。
難點:
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
一、談話激趣
1、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呢?
2、言有什么特點?
3、天,我們又來學習一則寓言。師板課題:《亡羊補牢》。指名讀后齊讀。
二、質疑,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由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一、說教材
《臺灣的蝴蝶谷》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文章。文章描繪了臺灣蝴蝶谷春季蝴蝶聚會、翩翩起舞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人們對蝴蝶的喜愛。本設計用于兩課時完成教學。
二、說教法
教學中,我運用電教手段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感受蝴蝶的美麗,同時結合具體語言環境學習生字。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培養學生隨文自主識字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說學法
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動畫,理解課文內容;借助網絡資源,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心得。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學生認讀生字。
2. 學生用詞語描述臺灣的美麗。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 理解蝴蝶谷的地理位置和特點。
2. 學生觀察蝴蝶谷的圖片,感受蝴蝶的美麗。
3. 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體會蝴蝶趕往山谷的興奮心情。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 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交流蝴蝶谷的迷人景象。
2. 學生朗讀課文,表達自己對蝴蝶谷的喜愛。
3. 學生欣賞蝴蝶谷的FLASH,感受蝴蝶的美麗。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 學生理解游客被蝴蝶歡迎的情景。
2. 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感受蝴蝶的熱情。
五、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充分運用網絡資源,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了學習興趣。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教案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了解形聲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識字能力。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意思。
重難點、關鍵
1.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正確區分‘描、瞄、喵、貓、錨”這5個形聲宇的異同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并會正確、美觀地書寫,學會1個;偏旁。
2.讓學生了解形聲字的特點。
教具準備
會轉動的字盤和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字卡)苗,這是什么字?齊讀兩遍。
2.“苗”能跟許多部首作朋友呢,我們快去看看。
二、學習形聲字
1.(出示字盤)看一看,“苗”跟哪些偏旁部首作朋友了啦?
(芎、韋、口、目、寧)。
2.組合后的字都有“苗”這一部分,讀音也跟‘苗”相同或相近,“苗”是聲旁,“孑、韋、口、寧、目”就是形旁,表示與字的意思有關的,“描、瞄、喵、貓、錨”都是形聲字。
以上就是二年級語文教案蘇教版的全部內容,一、說教材 《臺灣的蝴蝶谷》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文章。文章描繪了臺灣蝴蝶谷春季蝴蝶聚會、翩翩起舞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人們對蝴蝶的喜愛。本設計用于兩課時完成教學。二、說教法 教學中,我運用電教手段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感受蝴蝶的美麗,同時結合具體語言環境學習生字。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