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作業?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目標: 學習1-10的序數,會從不同方向辨別數序。 過程: (一)小朋友排隊: 幼兒分組排隊,看一看誰排在第幾位,從左面數第幾位是誰,從右面數第幾位是誰? (二)小動物找家 1、那么,中班數學作業?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實用】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匯編八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目標:
學習1-10的序數,會從不同方向辨別數序。
過程:
(一)小朋友排隊:
幼兒分組排隊,看一看誰排在第幾位,從左面數第幾爛御臘位是誰,從右面數第幾位是誰?
(二)小動物找家
1、擺若干個弓形門當作動物的家,每個家門口掛一種動物頭飾,幼兒分別戴這幾種頭飾。
2、看一看第幾號房子是誰的家?
3、"小動物"聽音樂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音樂停,迅速跑回自己家,問:"你住在第幾饑滑號房子里?
(三)找座位
1、玩火車:在火車票上寫上數字,幼兒要根據數字上第幾號車箱找座位。
2、小劇院:不同顏色的票代表不同的排,不同數字代表不同的號,幼兒購票入場坐相應的排與號。老師查票,幼兒說己是幾排幾號。
(四)住樓房
1、老師與幼兒每人帶一張照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文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目標:
感知物體的大小與數量的關系
學習用數字、圖形記錄結果
過程:
一、 為小兔做餅干
――出示兔子玩具及餅干,小兔從點心店買來一盒好吃的餅干,它們是什么樣的呢?(有大有?。?/p>
――小兔吃了還想吃,想請我們幫忙再做一些餅干。
――引導幼兒用模具在泥塊上壓印餅干,看看每塊油泥能做幾塊餅干,并用寫數字或畫圖形(圓點、短線等)的方法記錄。
――在操作中,教師注意觀察幼兒做餅干時采用的方法,并引導幼兒探索怎樣壓印才能多做一些餅干。
――從幼兒所做餅干數量的不同,引導幼兒發現在同樣大小的“面皮”上壓印的餅干大小與數量的關系:餅干大,數量少;餅干小,數量多。
二、 誰做的餅干多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餅干數量,比一比誰做的餅干多,為什么。
學習數學可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尤其是給幼兒們教學,我們可得提前準備好數學教案才行!以下是由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本”,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本【一】
題目:《給娃娃排隊》。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物體量的差異,學習7以內數的正逆排序。
2.培養幼兒能獨立地取放、整理操作材料并能正確地使用操作材料。
活動準備:
教具 高矮不等的貼絨娃娃6個(見圖一)I,教育掛圖4。
學具 第一組:6套高矮不等的娃娃卡片6張,操作卡片20;第二組:大小不一的7個圓片、空折紙條人手1套,漿糊2盒;第三組:填空格紙(見圖二),鉛筆6支,操作卡片敗緩14;第四組:8或9的數字口袋,實物條等;第五組:依樣接畫紙(見圖三),彩筆6支。
活動過程:
1.給娃娃排隊。出示高矮不等的娃娃5個,“誰來了?”(娃娃)“有幾個娃娃?”“這5個娃娃一樣嗎?哪里不一樣?”(有高有矮)“誰來給娃娃排隊?”請一名幼兒來排隊,排完后請他是怎么排的。
2.小組活動
第一組,給娃娃排隊。
“想想除了絨板上的這種方法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給娃娃排隊?”
第二組,給圓形片排隊。
【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8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和判斷7以內的數量。
2、復習鞏固5、6、7這3個數。
3、引導幼兒逐步建立數的守恒的觀念。
活動準備:
數字卡5-7,圖片蘋果、梨、桔子樹,蘋果、梨、桔子各一盆,五只小兔圖,六只小貓圖,七只小狗圖,幼兒操作材料,筆。
活動過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個果園,他在果園里種了很多果樹。秋天到了,他種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園里去參觀,看一看果園里有些什么水果?你們想不想去?(幼兒:想)那我們就一起去吧?。ǔ鍪緢D一)
2、小朋友你們看梨樹上有幾只梨?蘋果樹上有幾只蘋果?桔子樹上有幾只桔子?幼:蘋果樹上有5只梨;梨樹上有6只蘋果;桔子樹上有7只桔子。
(二)給水果排隊
1、果園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們一個一個摘下來,摘了三盆水果。
【精品】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9,感知9的形成和實際意義。
2、能將數字9與相應的實物進行匹配。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主題圖兩幅,操作圖兩幅,5——9的數字卡片。
2、學具: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探究活動
1 、感知9的形成。出示主題圖一:"圖上有幾匹馬?用數字幾表示?"教師再添上一匹,"現在是幾匹馬?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字9,"看9像什么?它跟幾長的像?"引導幼兒比較9和6的區別。9還可以表示什么?
2 、 出示主題圖二。"圖上有什么?有什么?還有什么?它們是由哪些圖形組合出來的?各有幾個?用數字幾表示?"(8個三角形,8個圓形,8個長方形。用數字8 表示。)教師再添上一棵樹,一只蝴蝶,"現在圖上的實物能用8表示嗎?為什么?9是怎樣形成的?"引導幼兒說出8添上1是9。
以上就是中班數學作業的全部內容,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簡單的立體圖形。 2.正確點數完整作品中的各個積木的數量。 活動準備: 1.《我的數學》第14~15頁。 2.多個積木。 3.膠棒。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積木,讓幼兒識別各個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