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10、作家余秋雨曾寫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經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涓涓清流。“修筑”這個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禹B、李冰C、商鞅D、漢武帝 11、那么,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篇一】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所選答案的字母序號填入下面的方正數框內,每小題1分,共16分)
選項
1、十一長咐搜假,小聰參觀了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遺址,他去舉簡首的是
A、陜西省B、北京市C、云南省D、浙江省
2、下列選項不屬于北京人特征的是
A、保留猿的特點B、使用打制石器C、人工取火D、采集和狩獵
3、很多人愛吃米飯,水稻種植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下列哪個地方的居民最早吃到米飯
A、北京周口B、陜西半坡村C、山東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
4、2005年,宋楚瑜先生率領親民黨大陸訪問團祭拜黃帝陵。與黃帝一起被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傳說時代的人物是
A、炎帝B、禹C、堯D、舜
5、夏朝和商朝的暴君分別是
A、啟、桀B、桀、紂C、湯、桀D、湯、紂
6、史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這反映了西周
A、實行禪讓制B、實行分封制C、確立世襲制D、推行郡縣制
7、在西周社會中,工匠屬于
A、國王B、奴隸C、平民D、貴族
8、“朝秦暮楚”反映了哪一時期的歷史現象
A、西周B、春秋C、戰國D、秦朝
9、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志
A、煮鹽業的興盛B、紡織業的進步
C、鐵器的廣泛應用D、奴隸主轉化為奴隸
10、作家余秋雨曾寫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經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
學習歷史其實很簡單,并不需要死記硬背,整理了初一上冊歷史期中測試題及答案,歡迎查看。
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分數:________
一、選擇題
1.我國境內目前已確定的最早人類距今( )
A.300萬年 B.200萬年 C.170萬年 D.70~20萬年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在于( )
A.會不會說話 B.能不能直立行走
C.會不會制造銷祥 D.會不會使用
3.關于山頂洞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山頂洞人尚未進入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時期
B.生活在距今18000年前
C.他們已懂得鉆孔和磨制技術
D.婦女是他們的生產和生活的組織者
4.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國___ 的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 )
A.淮河流域 B.黃河流域 C.長江流域 D.珠江流域
5.我國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銅精品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象尊 D.牛尊
6.商朝最后一個國王,有名的暴君是( )
A.桀 B.湯 C.紂 D.厲王
7.周文王任用的賢才中最著名的是( )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鮑叔牙
8.下列關于西周分封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目的是為了鞏固西周的統治
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給親屬、功臣,讓他們去做諸候
C.西周通過分封制,開發了邊疆,加強了統治
D.平民是統治階級中最低中斗此的一層
9.西周“國人暴動”發生時,哪一個國王在位(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厲王 D.周幽王
10.青銅文明燦爛的時期是指我國的( )
A.原始社會后期 B.夏、商、西周 C.夏朝 D.西周
11.戰國時期由晉國分裂出來的是下列哪三個諸候國( )
A.燕、趙、魏 B.韓、趙、魏
C.楚、趙、魏 D.韓、趙、衛
12.標志齊桓公霸主地位確立的是( )
A.葵丘會盟 B.城濮之戰 C.長平之戰 D.桂陵之戰
13.鐵器在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上開始使用,是在( )
A.商朝 B.春秋時期 C.戰國時期 D.西漢
14.戰國時期,在各國掀起變法運動的是( )
A.開明的奴隸主 B.新興的地主階級
C.新興的奴隸主 D.廣大的農民
15.關于賣迅甲骨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文字符號 B.我們今天的漢字就是從它發展而來的
C.它已經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 D.它出現于商朝
16.20世紀50年代,世紀和平理事會把我國的哪位著名的詩人定為世界文化名人 ( )
A.老子 B.孔子 C.屈原 D.孫子
17.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體現樸素辯證法( )
A.孔子 B.老子 C.韓非子 D.荀子
18.孔子的活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
A.創辦私學 B.要求統治者實行“仁政”
C.因材施教 D.提出“仁”的學說
19.下列人物中,哪一位的學說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實踐( )
A.孔子 B.董仲舒 C.老子 D.韓非子
20.秦始皇在全國實行郡縣制采納了誰的建議( )
A.李斯 B.呂不韋 C.韓非 D.趙高
21.秦始皇的歷史活動中最不值得肯定的是( )
A.修豪華的宮殿和陵墓 B.修筑萬里長城
C.焚書坑儒 D.把全國劃分為36郡
22.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連年災荒,百姓無法生活 B.民族矛盾尖銳C.秦統治者的暴政
D.戍邊的路上遇上了大雨,道路被沖壞,誤了期限,按秦律當斬
23.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
A.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軍 B.項羽領導的起義軍
C.劉邦領導的起義軍 D.劉邦、項羽領導的起義軍
24.漢武帝的“罷黜百家”是指( )
A.諸子百家 B.法家和道家
C.道家和兵家 D.除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
25.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漢武帝的治國措施( )
A.建立地方每年向中央舉薦人才的制度
B.頒布“推恩令”,進一步削弱王國勢力
C.出兵直接鏟除了各諸侯國
D.接受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二、論從史出
26.“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篇一】
一、選擇題部分(每題2分共40分)
1.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紙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你知道下列哪位人物改進了造紙術
A.蔡倫B.扁鵲C.炎帝D.祖沖之
2.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的水利工程。早在戰國時期,秦國曾在岷江修筑過類似的水利工程,至今還發揮著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這項工程是()
A、鄭國渠B、都江堰C、靈渠D、黃河
3.2005年5月20-22日,全國第xx屆諸葛亮學術研討會在沂南縣召開。諸葛亮是下列哪一時期的政治家?
A、西漢B、東漢C、三國D、南北朝
4.被后人稱為“書圣”的書法家是
A、顧愷之B、酈道元C、王羲之D、賈思勰
5.學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后,有幾位同學對這一時期的基本特征進行了概括,你認為其中最為準確的是
A群雄并起與國家*B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C民族交往與民族融合D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
6.某電視劇攝制組根據劇情布置了一個曹操的書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樣,根據史實判斷其中搞錯的是
①書桌上有一卷竹簡②墻上枯臘掛有《魏國疆域圖》③桌上有《孫子兵法》一書④書柜中擺放著印制的書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當羅馬共和國執政官愷撒身穿絲綢長袍出現在羅馬大劇院的時候,全場為之歡呼,絲綢服飾一時成為歐洲上屋社會的時尚。
即使沒有七年級歷史的資料,我們可以通過做七年級歷史期中試題鞏固歷史知識。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試題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調研檢測試題
Ⅰ、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近年發現的重慶巫山人經科學測定距今為204萬年,這將培指含我國境內已知最早人類歷史向前推進了約多少年
A.34萬年 B.44萬年 C.170萬年 D.204萬年
2、關于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確的是
A.早晨,幾十個人圍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個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頭野獸
C.大家很高興,馬上鉆木取火燒烤捕到的野獸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著一堆大火以驅趕野獸和照明
3 、下列祖國境內的原始人類中,已經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藍田人
4、下列發生在我國原始社會的大事,按先后順序正確的一組是
①農耕已是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 ②制作弓箭、燒制陶器
③使用天然火 ④人工取火
A.③④②①B.②③①④ C. 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
5、已經出現貧富分 化和私有財產的是
A.山頂洞人 B.大汶口中晚期 C.河姆 渡氏族 D.半坡氏族
8、如果拍攝一部反映傳說中堯、舜、禹時期的電視連續劇,能夠出現的情節是
A.黃帝和炎帝共同視查大禹治水的工作
B.年老的禹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讓給了舜
C.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D.堯發明了文字
9、“民主”一直是人類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體現民主精神的是
A.禪讓制 B.世襲制 C.私有制 D.等級制
10、夏朝建立于約公元前2070年,這一年屬于
A.21世紀70代 B.公元前21世紀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紀70代 D.20世紀70年代
11、你知道“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跟誰有關嗎
A.夏桀 B.商湯 C.周厲王 D.周幽王
12、成語生動形象,言簡意賅。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40分)
1.《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授舜。這一描寫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世襲制 B.禪讓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2、“務農桑,筑稱室,初定家邦;創文字,造舟車,走出洪荒;……巍巍先祖功德,綿綿萬世流芳。”孫中山先生的這篇祭文是稿純寫給傳說中的()
A.炎帝B.蚩尤C.黃帝 D.禹
3、下列章回中不可能出現相對應的成語典故的一項是()
A.先軫詭謀激子玉,晉楚城濮大交兵——退避三舍
B.質平原秦王索魏齊,敗長平白起坑趙卒——紙上談兵
C.孫臏佯狂脫禍,龐涓兵敗桂陵——圍魏救趙
D.馬陵道萬弩射龐涓,咸陽市五牛分商鞅——臥薪嘗膽
4.齊桓公稱霸的有利條件有:① 齊國是東方大國,擁有山海漁鹽之利 ;②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
③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擴大自己勢力()
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D.①③
5.秦滅六國,建立起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統一之后的貨幣是()
A.B.C.D.
6、“說秦君衛鞅變法,辭鬼谷孫臏下山”此目錄中的“秦君”和“衛鞅”分別指的是()
A.秦始皇、李斯 B.秦孝公、李斯C.秦始皇、商鞅 D.秦孝公、商鞅
7.2008年12月, 《海峽都市報》報道:在福州羅漢山出土的西周墓葬群中,發現青銅錛.青銅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A.原始社會末期B.夏朝 C.商朝D.西周
8.秦朝統一后,在全國推廣的標準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 C.小篆 D.隸書
9.右邊農作物,最早是由中國種植的是( )①稻;②黍;③麥;④粟;⑤豆。
以上就是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的全部內容,(2)根據材料二,請指出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事件在秦國會產生什么積極影響?(2分)(3)對該變法的評價,劉鵬和王芳產生了分歧(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