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三年級?【篇一】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1、理解面積的意義。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這些單位實際大小的概念。 3、學習運用觀察、重疊、數面積以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教學重點: 1、那么,小學數學教案三年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三年級#導語】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讓老師在教學中游刃有余,顯現出足夠強大的自信。而且對于教案不僅僅是學校考核的標準之一,一個優秀的教師,他會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獨到的見解,以下是 考 網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3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
《時間的計算》教學內容:P62例1、例2
三維目標: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時間觀念。
2、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具準備:時鐘模型、投影儀、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游戲引入: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2、學生猜出謎底后,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個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③“1時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5時,3時20分,6時,9時50分等。
【篇一】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學
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以舊引新
1、出示蘋果,讓學生說一說一個蘋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蘋果的重量是15()?
2、千克、克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質量單位,克與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1千克=1000克)。
3、一車蘋果的重量是2()
導入新課,揭示課題《噸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研究問題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噸”。
(1)出示教材例題,集裝箱,火車車廂,汽油
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2)讓學生根據對噸大致的了解及課外資料的補充生活中那些物體通常使用“噸”來作單位。
(3)課件展示:卡車、火車車廂、輪船、飛機、鯨魚、樓房等,用“噸”作單位比較合適。
提問:通常以“噸”作單位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學生分小組觀察討論
②學生分小組交流匯報
③師生合作得出結論:通常大件物體及較重的物品“噸”來作單位。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人教版教案4篇
三年級數學教師在數學課上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優點與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經歷了數學教學工作,你知道如何寫一篇三年級數學教案?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人教版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人教版教案篇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課本第76頁例2、例3,課本第76頁“做一做”及練習十七第1題,數學教案-倍的認識。
教材分析:
“倍的認識”是第六單元“表內乘法(二)”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完7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掌握了“倍”知識,為今后利用乘法口訣解決“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及“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等數學問題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經歷“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過程,體驗“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2、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個數的幾倍”的具體意義。
3、會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并能用這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投影儀、學具盒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課件)
師:今天的數學課,老師要介紹一位新朋友給同學們認識,它就是小狗菲菲。
小學3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1
——德江縣穩坪鎮中心完小:安世兵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小學生
2、學科:小學數學
3、課時:1課時
二、教學課題:圓的認識
三、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六年級上冊56/57頁
四、教材分析: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圓》中的教學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圓、了解圓的特征、掌握用圓規畫圓。滲透了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關系。通過對圓的認識,不僅能加深對周圍事物的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今后學習圓的周長、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扎實的基礎。
(一)、教學目標:
1、學生從圓中初步去感知,掌握圓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征,
2、理解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3、會使用正確規范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知并了解圓的基本特征,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突破方法:通過實踐操作歸納總結圓的特征。
教學難點: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熟練掌握畫圓的方法。
突破方法:在嘗試的基礎上發現掌握圓的畫法。
五、教學方法
1、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 #三年級#導語】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讓老師在教學中游刃有余,顯現出足夠強大的自信。而且對于教案不僅僅是學校考核的標準之一,一個優秀的教師,他會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獨到的見解,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直觀感知四邊形的特征,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
2、數學思考: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等活動中,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3、問題解決:通過使用交互式電子設備多種功能,讓學生找一找、圈一圈、說一說、畫一畫、拼一拼等動手操作、小組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精神。
4、情感態度: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四邊形的`特征,能辨別四邊形。
教學難點:對四邊形的分類,了解不同四邊形各自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激發興趣
1、師:播放學校的一段,讓學生欣賞,這是什么地方?在學校平面圖中你能找出幾種平面圖形?(學生從中找一找圖形,一邊圈畫一邊匯報。)
2、師:在我們的校園中,同學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圖形,可見平面圖形在我們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以上就是小學數學教案三年級的全部內容,小學數學三年級課程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