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的歷史?1、在新石器時代北海已有人類活動,北海市屬北海縣地,古稱“百越”。2、春秋戰(zhàn)國時期,嶺南稱百越之地,北海屬百越的一部分。3、秦始皇三十三年,秦王朝征服百越,在嶺南設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北海屬象郡。4、那么,北海的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在新石器時代北海已有人類活動,北海市屬北海縣地,古稱“百越”。
2、春秋戰(zhàn)國時期,嶺南稱百談饑越之地,北海屬百越的一部分。
3、秦始皇三十三年,秦王朝征服百越,在嶺南設置桂林郡、南??ず拖罂ぃ焙傧罂?。
4、漢武帝元鼎六年,設合浦郡,北海古屬合浦郡。
5、明洪武元年,湖廣行中書省置辦為廣東、廣西行省,改廉州路為府,領合浦、石康二縣。三月,隸于廣西行省,四月改隸廣東行省。北海境屬廣東自此始。
6、南北朝建元元年合浦郡地另設11個郡地,設鹽田郡于譽察北海地,杜周一縣。
7、南漢大寶五年改為媚州都。宋太平興國慶侍茄八年廢廉州移至海門三十里(北海地)建太平軍廉州古城始建。北海自南北朝設鹽田郡起,至北宋靖康二年先后在北海設過鹽田郡,海門鎮(zhèn),陸州,珠池縣,東羅縣等政區(qū)。
北海地處廣西南端,北部灣東北岸。位于東經(jīng)108°50′45″~109°47′28″,北緯21°29′~21°55′34″之間,西北距南寧206公里,東距湛江198公里,東南距??谑?47海里。市區(qū)南北西三面環(huán)海,有潿洲(24.74平方公里)、斜陽(1.8平方公里)二個海島,潿洲距市區(qū)大約20.2海里。北海市與海南省隔海相望,鄰近東南亞諸國,背靠大西南云貴川諸省,處于大西南、海南及東南亞的中樞位置,地理位置優(yōu)越。總面積3337平方公晌好行里,市區(qū)面積957平方公里。全市轄海城區(qū)、銀海區(qū)、鐵山港區(qū)和合浦縣,共有23個鄉(xiāng)鎮(zhèn)(2個鄉(xiāng)、21個鎮(zhèn)),7個街道辦事處,96個居委會,342個村宴嘩委會。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海城區(qū)轄潿洲鎮(zhèn),東街、中街、西街、海角、地角、靖海、驛馬7個街道辦事處,共有55個居委會、20個村委襪含會。總面積140平方公里。銀海區(qū)轄平陽、銀灘、僑港、福成4個鎮(zhèn),共有7個居委會、39個村委會??偯娣e423平方公里。鐵山港區(qū)轄南康、營盤、興港3個鎮(zhèn),共有4個居委會、38個村委會??偯娣e394平方公里。合浦縣轄15個鄉(xiāng)鎮(zhèn)(2個鄉(xiāng)、13個鎮(zhèn)),即曲樟鄉(xiāng)、星島湖鄉(xiāng)、廉州鎮(zhèn)、黨江鎮(zhèn)、沙崗鎮(zhèn)、西場鎮(zhèn)、烏家鎮(zhèn)、石灣鎮(zhèn)、石康鎮(zhèn)、常樂鎮(zhèn)、閘口鎮(zhèn)、公館鎮(zhèn)、白沙鎮(zhèn)、山口鎮(zhèn)、沙田鎮(zhèn),共28個居委會、245個村委會。
地理位置
北海市地處廣西南端,北部灣東北岸。
位好帆于東經(jīng)108°50′45〃~109°47′28〃,北緯21°29′~21°55′純廳34〃之間,西北距南寧206公里,東距湛江198公里,東南距??谑?47海里。
市區(qū)南做襪隱北西三面環(huán)海,有潿洲(24.74平方公里)、斜陽(1.8平方公里)二個海島,潿洲距市區(qū)大約20.2海里。
北海市與海南省隔海相望,鄰近東南亞諸國,背靠大西南云貴川諸省,處于大西南、海南及東南亞的中樞位置,地理位置優(yōu)越。
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市區(qū)面積957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北海市因市區(qū)北面瀕臨海而得名,始見于清康熙初年,清嘉慶年以來沿稱為市。
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辟為通商口岸。
1949年12月4日解放,當時為鎮(zhèn),歸合浦縣管轄,1951年1月改為廣東省轄市,同年5月委托廣西省領導,1952年3月正式劃歸廣西,1955年5月重歸廣東,1956年降為縣級市,1958年降為合浦縣北海人民公社。
1959年改為縣級鎮(zhèn),1964年恢復為縣級市,1965年6月又劃歸廣西。
1982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成為旅游對外開放城市。
1983年10月恢復為地級市。
1984年4月被國務院確定為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十四個沿海城市之一。
廣西北海市的“北海”一名來自其海城區(qū)地角鎮(zhèn)的同名漁村“北海村”,由于此地最早開發(fā)人群都是疍家漁民,他們長年集中居饑正帶住在靠近避風港的村落,該避風港面向北面海域(北海市是個半島),所以此村得名“北海村”。
“朝滄梧而夕北海”,北海的名字很早就有了,北海地名的形成,定位于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設“北海鎮(zhèn)標”作為“北?!钡孛姆Q謂。由于此種說法轉述頻繁、引證廣泛,因此成為一個定例。據(jù)文史資料記載,“北?!币辉~可追溯至宋朝甚至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北?!备嗟氖潜煌鈬怂Q呼。1965年6月,北海由廣東省劃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海之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北海已有人類活動,北海市屬北??h地,古稱百越。
北海市因市區(qū)北面瀕臨海而得名,始見于清康熙初年,清嘉慶年以來沿稱為市 。
商代,合浦所屬的爛蘆百姓就“請以珠鞏清兆”進貢商王。
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北海就是桂東南,粵西的政治,文化,經(jīng)濟中心。這里便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fā)港之一。
東漢建安8年(203年)合浦郡統(tǒng)合浦,徐聞,高涼,凌允,珠崖五縣,北海屬珠崖。
三國時,孫吳黃武七年(228年)改合浦郡為珠官郡,太元二年(252年)恢復合浦郡。
北海市因洞謹市區(qū)北面瀕臨海而得名,始見于清康熙初年,清嘉慶年以來沿稱為市。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辟為通商口岸。1949年12月4日解放,昌姿當時為鎮(zhèn),歸合浦縣管轄(上屬廣耐顫絕東南路專區(qū)),1951年1月前為廣東省轄市,同年5月委托廣西省領導,1952年3月正式劃歸廣西,1955年5月重歸廣東,1956年降為縣級市,1958年降為合浦縣北海人民公社(上屬湛江專區(qū))。1959年改為縣級鎮(zhèn),1964年恢復為縣級市,1965年6月又劃歸廣西。1982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成為旅游對外開放城市。1983年10月恢復為地級市。1984年4月被國務院確定為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十四個沿海城市之一。1987年7月1日合浦縣劃歸北海市管轄。北海于2010年11月9日經(jīng)國務院批復為歷史文化名城。
以上就是北海的歷史的全部內容,歷史沿革 北海市因市區(qū)北面瀕臨海而得名,始見于清康熙初年,清嘉慶年以來沿稱為市。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辟為通商口岸。1949年12月4日解放,當時為鎮(zhèn),歸合浦縣管轄,1951年1月改為廣東省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