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數(shù)學

初二數(shù)學期末考試試卷,初二數(shù)學期末試卷及答案

  • 數(shù)學
  • 2023-06-04
目錄
  • 初二下冊數(shù)學試卷免費
  • 初二期末數(shù)學卷子
  • 八下期末數(shù)學試卷免費
  • 初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 初二數(shù)學下冊試卷可打印

  • 初二下冊數(shù)學試卷免費

    在初二數(shù)學期末考試之后對試卷進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下面是我網絡整理的初二數(shù)學期末考試的試卷分析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初二數(shù)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一)

    一、試卷成績總體分析

    這份試卷,圍繞學段教材的重點,并側重本學期所學知識,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測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與掌握,以及對于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實踐活動能力等等。本次試卷命題較好地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內容覆蓋面廣,題型全面、多樣、靈活,難度也較大。

    成績反映:平均分一般,及格率較高說明,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可以,但高分率低,說明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數(shù)學能力較弱。

    二銀升租、存在問題分析

    1、基礎知識掌握好,個別同學較差

    大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扎實,對基本知識掌握得較牢固。個別較差的學生個別輔導。

    2、解決問題能力不強

    在本張試題中有多個題目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這部分試題基本上都是按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的。學生的得分率較低,反映出學生不能很好的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笑頌際,能夠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解答方法多樣化,但有解題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

    試題中有一定數(shù)量的靈活、開放的題目。可以說學生的解答方法多樣,表現(xiàn)出了思維的靈活性和方法的多樣性。試卷中有許多同學明明知道道理,卻未得滿分,在解題規(guī)范性上海存在問題。

    4. 有些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待養(yǎng)成

    據(jù)卷面失分情況結合學生平時學情分析,許多數(shù)學生失分可歸因于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很好養(yǎng)成,從卷面的答題情況看,學生的審題不夠認真,抄錯數(shù)字,看錯題目要求,忘記做題,計算粗心馬虎等,是導致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們已經把新課程的理念落實到教學實際之中。他們在夯實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應該關注學生 “數(shù)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tài)度以及個性發(fā)展”等全方位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及學習習慣等綜合素質的拓展和提升。

    三、今后教學工作改進策略措施:

    根據(jù)學生的答題情況,反思我們的教學,我們覺得今后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

    1、加強學習,更新教學觀念。

    發(fā)揮教師群體力量進行備課,彌補教師個體鉆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討教材,準確把握教材。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shù)學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shù)學知識。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充分地感知,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堅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經常對自己教學中的得與失進行自我反思,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求改進的措施和對策,總結成功的經驗,撰寫教學案例和經驗論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課堂教學的素質和水平。學校內部積極開展教研活動,互相學習,共同發(fā)展,提高自身素質,構建適應現(xiàn)代化發(fā)展需要的數(shù)學模式。《國家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對數(shù)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水平…”,明確地把“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作為一個重要的課程目標,因此教師應把評價的重心由關注學生解題結果轉移到關注學生的解題策略上來。在肯定學生個性方法、帶給學生成功感受的同時,認真分析學生不同的解題策略,并通過觀察、調查、訪談等多種方式,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掌握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水平,看到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回顧與反思,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

    2、夯實基礎,促進全面發(fā)展。

    從點滴入手,全面調查、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建立學生的“知識檔案”,采用分層教學,力求有針對性地根據(jù)學生的知識缺陷,進行補缺補漏,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加強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和對比,通過單元的整理練習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的網絡結構,以提高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鋒兆靈活解題的能力;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和游戲,培養(yǎng)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讓不同的學生在數(shù)學上都能夠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加強學習困難學生的轉化工作。如何做好學習困難學生的轉化工作是每位數(shù)學教師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教師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fā),做好以下工作:堅持“補心”與補課相結合,與學生多溝通,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方法指導;嚴格要求學生,從最基礎的知識抓起;根據(jù)學生差異,進行分層教學;關注學生個性差異,讓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努力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四、對抓好中學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關注學生,培養(yǎng)良好習慣

    由于各種原因使得部分學生養(yǎng)成了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這是導致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教師應加強學生的日常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教師在平日的練習中,應結合具體的題目,加強閱讀理解,重視題意分析,通過作業(yè)及測試及時了解、反饋學生的錯誤,經常性的進行改錯練習,發(fā)揮典型錯誤的指導作用,逐步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仔細分析、動腦思考的好習慣,新教材的教學內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維要求高,靈活性強,僅用大量機械重復的訓練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一方面要精選、精編靈活多變的針對性練習、發(fā)展性練習、綜合性練習,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如:獨立思考的習慣,認真讀題、仔細審題的習慣等等,注重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初二數(shù)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二)

    一、評析試卷(命題評析)

    1、本次考試試卷共6頁,七大題共計26 小題,滿分120分,時量120分鐘,其中第一題為填空題分值24分,第二題為選擇題分值24分,第三題為解方程及簡單解答題分值10分,第四題為一次函數(shù)建模與補充條件后的幾何證明題分值12分,第五題為考查頻數(shù)與頻率的應用及由函數(shù)圖象的相關信息建立函數(shù)模型并解決實際問題的題分值14分,第六題為勾股定理的應用與作圖解答題分值16分,第七題為幾何動點問題與建立一次函數(shù)模型并用函數(shù)性質探討函數(shù)最值問題的題分值20分。

    2、由此可見,試卷強基礎,又側重綜合應用能力的考查,相比之下單純的計算題比重較低,較重視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命題覆蓋所有章節(jié),符合課程標準與考試大綱的要求。

    3、難度稍高,部分同學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不能完成試卷可能也與試卷的稍難有關,但無偏題與怪題。

    二、成績統(tǒng)計及分析

    本次考試均分62分,及格率為38﹪,優(yōu)秀率為8﹪,低分率為18﹪,其中最高分為117分,最低分為25分,分數(shù)集中在50-80分之間,第一題正確率為60﹪,第二題的正確率為52﹪,第三題的正確率為53﹪,第四題正確率為60﹪,第五題正確率為58﹪,第六題正確率為50﹪,第七題正確率為20﹪

    總體上說同學們對于基礎概念及定理掌握尚可,但對知識的綜合運用還欠缺,個別同學對于基礎概念還是模棱兩可,含糊不清經不起考查,如:一個正數(shù)的平方根及算術平方根的性質,一次函數(shù)的性質,三角形的有關概念等掌握不牢,幾何證明題思路不清等。

    三、存在的問題

    究其原因除了極個別同學智力差別外,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方法不夠科學,造成學習成績滑坡的后果。當然這也與教師鉆研教材不夠深,駕馭能力不夠強,教學方法沒有與時俱進有關。

    四、改進措施

    1、在以后的工作中應注重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只有這樣才能緊密結合學生學習實際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對癥下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造高效課堂,改變過去那種對學生不信任、不肯放手、大包大攬的先教后學,填鴨、灌輸?shù)膫鹘y(tǒng)模式,積極開展先學后教,小組探究合作的新模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學習過程并獲得發(fā)展。

    3、作業(yè)考試化,分層化,典型化并具有針對性才能有效地鞏固新知并得到相應的提升。

    4、加強小組評比與合作,既激活了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培養(yǎng)了大家團結協(xié)作能力。

    初二期末數(shù)學卷子

    ,感覺復習不怎么樣的你,也不要浮躁,要知道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誠心祝愿你考場上“亮劍”,為自己,也為家人!祝陸嘩你八年級數(shù)學期末考試成功!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試卷,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下列命題中,假命題是()

    A.9的算術平方根是3 B. 的平方根是±2

    C.27的立方根是±3 D.立方根等于﹣1的實數(shù)是﹣1

    2.下列命題中,假命題是()

    A.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直線平行

    B.已知直線a、b、c,若a⊥b,a∥c,則b⊥c

    C.互補的角是鄰補角

    D.鄰補角是互補的角

    3.下列長度的線段中,能構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組是()

    A. , , B.6,7,8 C.12,25,27 D.2 ,2 ,4

    4.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A. B. C.(2﹣ )(2+ )=1 D.

    5.點P的坐標為(2﹣a,3a+6),且到兩坐標軸的距離相等,則點P的坐標為()

    A.(3,3) B.(3,﹣3) C.(6,﹣6) D.(3,3)或(6,﹣6)

    6.已知正比例函數(shù)y=kx(k≠0)的函數(shù)值y隨x的增大而增大,則一次函數(shù)y=kx+k的圖象大致是()

    A. B. C. D.

    7.方程組 的解為 ,則被遮蓋的兩個數(shù)分別是()

    A.1,2 B.5,1 C.2,﹣1 D.﹣1,9

    8.已知a,b,c三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4,且a,b,c,d四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5,則d的值為()

    A.4 B.8 C.12 D.20

    9.如圖,∠B=∠C,則∠ADC和∠AEB的大小關系是()

    A.∠ADC>∠AEB B.∠ADC=∠AEB

    C.∠ADC<∠AEB D.大小關系不能確定

    10.如圖:有一圓柱,它的高等于8cm,底面直徑等于4cm(π=3),在圓柱下底面的A點有一只螞蟻,它想吃到上底面與A相對的B點處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約()

    A.10cm B.12cm C.19cm D.20cm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1.在一節(jié)綜合實踐課上,六名同學做手工的數(shù)量(單位:件)分別是:5,7,3,6,6,4;則這組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為件.

    12.若點A(m,5)與點B(2,n)關于原點對稱,則3m+2n的值為.

    13.有四個實數(shù)分別為32, ,﹣23, ,請你計算其中有理數(shù)的和與無理數(shù)的積的差,其結果為.

    14.如圖所示的一塊地,已知AD=4米,CD=3米,∠ADC=90°,AB=13米棚穗,BC=12米,這塊地的面積為.

    15.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頂點C在y軸上,AB在x軸上,且A在B的左側,AC= ,則A點的坐標是.

    16.已知 +(x+2y﹣5)2=0,則x+y=.

    17.如圖,點D在△ABC邊BC的延長線上,DE⊥AB于E,交AC于F,∠B=50°,∠CFD=60°,則∠ACB=.

    18.已知A地在B地的正南方3km,甲、乙兩人同時分別從A、B兩地向正北方向勻速行駛,他們與A地的距離s(km)和所行的早和行時間t(h)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如圖所示,當他們行進3h時,他們之間的距離為km.

    三、(本大題共7小題,19題8分,第20,21,22,23,24小題各6分,25小題8分,共44分)

    19.(1)計算:3 + ﹣4

    (2)解方程組: .

    20.如圖,一根旗桿的升旗的繩垂直落地后還剩余1米,若將繩子拉直,則繩端離旗桿底端的距離(BC)有5米.求旗桿的高度.

    21.已知:如圖,AB∥CD,AD∥BC,∠1=50°,∠2=80°.求∠C的度數(shù).

    22.甲、乙兩名同學參加學校組織的100米短跑集訓,教練把10天的訓練結果用折線圖進行了記錄.

    (1)請你用已知的折線圖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表:

    平均數(shù) 方差 10天中成績在

    15秒以下的次數(shù)

    甲 15 2.6 5

    (2)學校欲從兩人中選出一人參加市中學生運動會100米比賽,請你幫助學校作出選擇,并簡述你的理由.

    23.八年級三班在召開期末總結表彰會前,班主任安排班長李小波去商店買獎品,下面是李小波與售貨員的對話:

    李小波:阿姨,您好!

    售貨員:同學,你好,想買點什么?

    李小波:我只有100元,請幫我安排買10支鋼筆和15本筆記本.

    售貨員:好,每支鋼筆比每本筆記本貴2元,退你5元,請清點好,再見.

    根據(jù)這段對話,你能算出鋼筆和筆記本的單價各是多少嗎?

    24.小穎和小亮上山游玩,小穎乘纜車,小亮步行,兩人相約在山頂?shù)睦|車終點會合.小亮行走到纜車終點的路程是纜車到山頂?shù)木€路長的2倍,小穎在小亮出發(fā)后50min才乘上纜車,纜車的平均速度為180m/min.設小亮出發(fā)x min后行走的路程為y m.圖中的折線表示小亮在整個行走過程中y與x的函數(shù)關系.

    (1)小亮行走的總路程是m,他途中休息了min;

    (2)當50≤x≤80時,求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

    (3)小穎乘纜車到達終點所用的時間是多少?當小穎到達纜車終點時,小亮行走的路程是多少?

    25.已知△ABC,

    (1)如圖1,若D點是△ABC內任一點、求證:∠D=∠A+∠ABD+∠ACD.

    (2)若D點是△ABC外一點,位置如圖2所示.猜想∠D、∠A、∠ABD、∠ACD有怎樣的關系?請直接寫出所滿足的關系式.(不需要證明)

    (3)若D點是△ABC外一點,位置如圖3所示、猜想∠D、∠A、∠ABD、∠ACD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下列命題中,假命題是()

    A.9的算術平方根是3 B. 的平方根是±2

    C.27的立方根是±3 D.立方根等于﹣1的實數(shù)是﹣1

    【考點】立方根;算術平方根;命題與定理.

    【分析】分別對每個選項作出判斷,找到錯誤的命題即為假命題.

    【解答】解:A、9的算術平方根是3,故A選項是真命題;

    B、 =4,4的平方根是±2,故B選項是真命題;

    C、27的立方根是3,故C選項是假命題;

    D、﹣1的立方根是﹣1,故D選項是真命題,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立方根和算術平方根的定義,屬于基礎題,比較簡單.

    2.下列命題中,假命題是()

    A.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直線平行

    B.已知直線a、b、c,若a⊥b,a∥c,則b⊥c

    C.互補的角是鄰補角

    D.鄰補角是互補的角

    【考點】命題與定理.

    【分析】根據(jù)鄰補角的性質及常用的知識點對各個命題進行分析,從而得到正確答案.

    【解答】解:A、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直線平行,是真命題,不符合題意;

    B、已知直線a、b、c,若a⊥b,a∥c,則b⊥c,是真命題,不符合題意;

    C、互補的角不一定是鄰補角,是假命題,符合題意;

    D、鄰補角是互補的角,是真命題,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命題與定理,熟練掌握相關定理是解題關鍵.

    3.下列長度的線段中,能構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組是()

    A. , , B.6,7,8 C.12,25,27 D.2 ,2 ,4

    【考點】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根據(j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兩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邊的平方,那么這個是直角三角形判定則可.如果有這種關系,就是直角三角形,沒有這種關系,就不是直角三角形.

    【解答】解:A、( )2+( )2≠( )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此選項錯誤;

    B、62+72≠8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此選項錯誤;

    C、122+252≠27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此選項錯誤;

    D、(2 )2+(2 )2=(4 )2,故是直角三角形,此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應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時,應先認真分析所給邊的大小關系,確定最大邊后,再驗證兩條較小邊的平方和與最大邊的平方之間的關系,進而作出判斷.

    4.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A. B. C.(2﹣ )(2+ )=1 D.

    【考點】二次根式的加減法;二次根式的性質與化簡;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分析】根據(jù)二次根式的運算法則,逐一計算,再選擇.

    【解答】解:A、原式=2 ﹣ = ,故正確;

    B、原式= = ,故錯誤;

    C、原式=4﹣5=﹣1,故錯誤;

    D、原式= =3 ﹣1,故錯誤.

    故選A.

    【點評】根式的加減,注意不是同類項的不能合并.計算二次根式時要注意先化簡成最簡二次根式再計算.

    5.點P的坐標為(2﹣a,3a+6),且到兩坐標軸的距離相等,則點P的坐標為()

    A.(3,3) B.(3,﹣3) C.(6,﹣6) D.(3,3)或(6,﹣6)

    【考點】點的坐標.

    【分析】根據(jù)點P到兩坐標軸的距離相等,可得|2﹣a|=|3a+6|,即可求出a的值,則點P的坐標可求.

    【解答】解:∵點P的坐標為(2﹣a,3a+6),且到兩坐標軸的距離相等,

    ∴|2﹣a|=|3a+6|,

    ∴2﹣a=±(3a+6)

    解得a=﹣1或a=﹣4,

    即點P的坐標為(3,3)或(6,﹣6).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點到兩坐標軸的距離相等的特點,即點的橫縱坐標的絕對值相等.

    6.已知正比例函數(shù)y=kx(k≠0)的函數(shù)值y隨x的增大而增大,則一次函數(shù)y=kx+k的圖象大致是()

    A. B. C. D.

    【考點】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正比例函數(shù)的性質.

    【分析】先根據(jù)正比例函數(shù)y=kx的函數(shù)值y隨x的增大而增大判斷出k的符號,再根據(jù)一次函數(shù)的性質即可得出結論.

    【解答】解:∵正比例函數(shù)y=kx的函數(shù)值y隨x的增大而增大,

    ∴k>0,

    ∵b=k>0,

    ∴一次函數(shù)y=kx+k的圖象經過一、二、三象限.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與系數(shù)的關系,即一次函數(shù)y=kx+b(k≠0)中,當k>0,b>0時函數(shù)的圖象在一、二、三象限.

    7.方程組 的解為 ,則被遮蓋的兩個數(shù)分別是()

    A.1,2 B.5,1 C.2,﹣1 D.﹣1,9

    【考點】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專題】計算題.

    【分析】把x=2代入方程組中第二個方程求出y的值,確定出方程組的解,代入第一個方程求出被遮住的數(shù)即可.

    【解答】解:把x=2代入x+y=3中,得:y=1,

    把x=2,y=1代入得:2x+y=4+1=5,

    則被遮住得兩個數(shù)分別為5,1,

    故選B.

    【點評】此題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方程組的解即為能使方程組中兩方程成立的未知數(shù)的值.

    8.已知a,b,c三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4,且a,b,c,d四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5,則d的值為()

    A.4 B.8 C.12 D.20

    【考點】算術平均數(shù).

    【分析】只要運用求平均數(shù)公式: 即可列出關于d的方程,解出d即可.

    【解答】解:∵a,b,c三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4

    ∴a+b+c=12

    又a+b+c+d=20

    故d=8.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樣本平均數(shù)的求法.熟記公式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9.如圖,∠B=∠C,則∠ADC和∠AEB的大小關系是()

    A.∠ADC>∠AEB B.∠ADC=∠AEB

    C.∠ADC<∠AEB D.大小關系不能確定

    【考點】三角形的外角性質.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計算.

    【解答】解:在△ADC中有∠A+∠C+∠ADC=180°,

    在△AEB有∠AEB+∠A+∠B=180°,

    ∵∠B=∠C,

    ∴等量代換后有∠ADC=∠AEB.

    故選B.

    【點評】本題利用了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

    10.如圖:有一圓柱,它的高等于8cm,底面直徑等于4cm(π=3),在圓柱下底面的A點有一只螞蟻,它想吃到上底面與A相對的B點處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約()

    A.10cm B.12cm C.19cm D.20cm

    【考點】平面展開-最短路徑問題.

    【分析】根據(jù)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首先把A和B展開到一個平面內,即展開圓柱的半個側面,得到一個矩形,然后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得螞蟻爬行的最短路程即展開矩形的對角線的長度.

    【解答】解:展開圓柱的半個側面,得到一個矩形:矩形的長是圓柱底面周長的一半即2π=6,矩形的寬是圓柱的高即8.

    根據(jù)勾股定理得:螞蟻爬行的最短路程即展開矩形的對角線長即10.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拓展應用.“化曲面為平面”是解決“怎樣爬行最近”這類問題的關鍵.本題注意只需展開圓柱的半個側面.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1.在一節(jié)綜合實踐課上,六名同學做手工的數(shù)量(單位:件)分別是:5,7,3,6,6,4;則這組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為5.5件.

    【考點】中位數(shù).

    【專題】應用題.

    【分析】根據(jù)中位數(shù)的定義解答.把數(shù)據(jù)按大小排列,第3、4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為中位數(shù).

    【解答】解:從小到大排列為:3,4,5,6,6,7.

    八下期末數(shù)學試卷免費

    八年級數(shù)學期末考試,想說愛你不容易!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八年級下數(shù)學期末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已知?ABCD的周長為32,AB=4,則BC=******

    A. 4 B. 12 C. 24 D. 28

    2.分式的值為0,則******

    A. x=﹣3 B. x=±3 C. x=3 D. x=0

    3.下列從左到右的變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A. x2﹣6x+9=x***x﹣6﹣9*** B. ***a+2******a﹣2***=a2﹣4

    C. 2a***b﹣c***=2ab﹣2bc D. y2﹣4y+4=***y﹣2***2

    4.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不等式x<3有兩個正整數(shù)解

    B. ﹣2是不等式2x﹣1<0的一個解

    C. 不等式﹣3x>9的解集是x>﹣3

    D. 不等式x<10的整數(shù)解有無數(shù)個

    5.如圖,△ABC與△A1B1C1關于點O成中心對稱,下列說法:

    ①∠BAC=∠B1A1C1;②AC=A1C1; ③OA=OA1;

    ④△ABC與△A1B1C1的面積相等,其中正確的有******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6.如圖,已知△ABC,求作一點P,使P到∠A的兩邊的距離相等,且PA=PB,下 *** 定P點的方法正確的是******

    A. P是∠A與∠B兩角平分線的交點

    B. P為∠A的角平分線與AB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

    C. P為AC、AB兩邊上的高的交點

    D. P為AC、AB兩邊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

    7.下列變形正確的是******

    A. B.

    C. D.

    8.如圖,平行四形ABCD中,∠A=100°,則∠B+∠D的度數(shù)是******

    A. 80° B. 100° C. 160° D. 180°

    9.若關于x的方程=有增根,則m的值為******

    A. 3 B. 2 C. 1 D. ﹣1

    10.如圖,在?ABCD中,BC=7,CD=5,∠D=50°,BE平分∠ABC,則下列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A. ∠C=130° B. AE=5 C. ED=2 D. ∠BED=130°

    二、填空題***每小題衡裂3分,共24分***

    11.使式子1+有意義的x的取值范圍是.

    12.若9x2+kx+16是一個完全平方式,則k的值是或.

    13.如果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是其外角和的一半,那么這個多邊形是邊形.

    14.如圖方格紙中△ABC繞著點A逆時針旋轉度,再向右平移格可得到△DEF.

    15.不等式組的整數(shù)解是.

    16.如圖,已知△ABC中,AB=AC=8cm,AD平分∠BAC,點E為AC的中點,則DE=.

    17.如圖,?ABCD的對角線相交于O,且AB=6,△OCD的周長為23,?ABCD的兩條對角線的和是.

    18.觀察下列按順序排列的等式:a1=1﹣,a2=,a3=,a4=…試猜想第n個等式***n為正整數(shù)***an=,其化簡后的結果為.

    三、解答題

    19.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2﹣9y2

    ***2***ab2﹣4ab+4a.

    20.化簡求值:******,其中a=3,b=.

    21.解不等式組:,并把解集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

    22.如圖,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已知△ABC的三個頂點的座標分別為A***﹣5,1***,B***﹣2,2***,C***﹣1,4***,請按下列要求畫圖猛攔備:

    ***1***將△ABC先向右平移4個單位長度、再向下平移1個單位長度,得到△A1B1C1,畫出△A1B1C1;

    枝毀***2***△A2B2C2與△ABC關于原點O成中心對稱,畫出△A2B2C2.

    23.***10分******2014?棗莊模擬***某校七年級準備購買一批筆記本獎勵優(yōu)秀學生,在購買時發(fā)現(xiàn),每本筆記本可以打九折,用360元錢購買的筆記本,打折后購買的數(shù)量比打折前多10本,求打折前每本筆記本的售價是多少元?

    24.***11分******2015春?鄄城縣期末***已知,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C、BD相交于O點,點E、F分別為BO、DO的中點,試證明:

    ***1***OA=OC,OB=OD;

    ***2***四邊形AECF是平行四邊形;

    ***3***如果E、F點分別在DB和BD的延長線上時,且滿足BE=DF,上述結論仍然成立嗎?請說明理由.

    25.***11分******2015春?鄄城縣期末***如圖,已知,在Rt△ABC中,∠C=90°,沿過B點的一條直線BE摺疊這個三角形,使C點與AB邊上的一點D重合.

    ***1***當∠A滿足什么條件時,點D恰為AB的中點寫出一個你認為適當?shù)臈l件,并利用此條件證明D為AB的中點;

    ***2***在***1***的條件下,若DE=1,求△ABC的面積.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已知?ABCD的周長為32,AB=4,則BC=******

    A. 4 B. 12 C. 24 D. 28

    考點: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版權所有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得到AB=CD,AD=BC,根據(jù)2***AB+BC***=32,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AB=CD,AD=BC,

    ∵平行四邊形ABCD的周長是32,

    ∴2***AB+BC***=32,

    ∴BC=12.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對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理解和掌握,能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進行計算是解此題的關鍵.

    2.分式的值為0,則******

    A. x=﹣3 B. x=±3 C. x=3 D. x=0

    考點: 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 版權所有

    分析: 根據(jù)若分式的值為零,需同時具備兩個條件:***1***分子為0;***2***分母不為0進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由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得x2﹣9=0,x+3≠0,

    解得,x=±3,且x≠﹣3,

    ∴x=3,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分式為0的條件,掌握若分式的值為零,需同時具備兩個條件:***1***分子為0;***2***分母不為0是解題的關鍵.

    3.下列從左到右的變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A. x2﹣6x+9=x***x﹣6﹣9*** B. ***a+2******a﹣2***=a2﹣4

    C. 2a***b﹣c***=2ab﹣2bc D. y2﹣4y+4=***y﹣2***2

    考點: 因式分解的意義. 版權所有

    分析: 根據(jù)因式分解是把一個多項式轉化成幾個整式積的形式,可得答案.

    解答: 解:A、x2﹣6x+9=***x﹣3***2,故A錯誤;

    B、是整式的乘法,故B錯誤;

    C、是整式的乘法,故C錯誤;

    D、把一個多項式轉化成幾個整式積的形式,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因式分解法的意義,因式分解是把一個多項式轉化成幾個整式積的形式,注意區(qū)分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的區(qū)別.

    4.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不等式x<3有兩個正整數(shù)解

    B. ﹣2是不等式2x﹣1<0的一個解

    C. 不等式﹣3x>9的解集是x>﹣3

    D. 不等式x<10的整數(shù)解有無數(shù)個

    考點: 不等式的解集. 版權所有

    分析: 根據(jù)不等式的性質,可得不等式的解集.

    解答: 解:A、不等式x<3有兩個正整數(shù)解1,2,故A正確;

    B、﹣2是不等式2x﹣1<0的一個解,故B正確;

    C、不等式﹣3x>9的解集是x<﹣3,故C符合題意;

    D、不等式x<10的整數(shù)解有無數(shù)個,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利用不等式的性質得出不等式的解集是解題關鍵.

    5.如圖,△ABC與△A1B1C1關于點O成中心對稱,下列說法:

    ①∠BAC=∠B1A1C1;②AC=A1C1; ③OA=OA1;

    ④△ABC與△A1B1C1的面積相等,其中正確的有******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考點: 中心對稱. 版權所有

    分析: 根據(jù)中心對稱的圖形的性質即可判斷.

    解答: 解: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全等,則①②④正確;

    對稱點到對稱中心的距離相等,故③正確;

    故①②③④都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中心對稱圖形的性質,正確理解性質是解題的關鍵.

    6.如圖,已知△ABC,求作一點P,使P到∠A的兩邊的距離相等,且PA=PB,下 *** 定P點的方法正確的是******

    A. P是∠A與∠B兩角平分線的交點

    B. P為∠A的角平分線與AB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

    C. P為AC、AB兩邊上的高的交點

    D. P為AC、AB兩邊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

    考點: 角平分線的性質;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版權所有

    專題: 壓軸題.

    分析: 根據(jù)角平分線及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判定定理作答.

    解答: 解:∵點P到∠A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點P在∠A的角平分線上;

    又∵PA=PB,

    ∴點P線上段AB的垂直平分線上.

    即P為∠A的角平分線與AB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角平分線及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判定定理.

    到一個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這個角的角平分線上;到一條線段兩端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7.下列變形正確的是******

    A. B.

    C. D.

    考點: 分式的基本性質. 版權所有

    分析: 根據(jù)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可得答案.

    解答: 解:A、分子分母除以不同的整式,故A錯誤;

    B、分子分母乘以不同的整式,故B錯誤;

    C、a等于零時,無意義,故C錯誤;

    D、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為零的整式,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分式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

    8.如圖,平行四形ABCD中,∠A=100°,則∠B+∠D的度數(shù)是******

    A. 80° B. 100° C. 160° D. 180°

    考點: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版權所有

    分析: 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相鄰內角互補求解.

    解答: 解:∵平行四形ABCD

    ∴∠B=∠D=180°﹣∠A

    ∴∠B=∠D=80°

    ∴∠B+∠D=160°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必須熟練掌握.

    9.若關于x的方程=有增根,則m的值為******

    A. 3 B. 2 C. 1 D. ﹣1

    考點: 分式方程的增根. 版權所有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分式方程去分母轉化為整式方程,由分式方程有增根,求出x的值,代入整式方程計算即可求出m的值.

    解答: 解:去分母得:m﹣1=﹣x,

    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2=0,即x=2,

    把x=2代入整式方程得:m=﹣1,

    故選D.

    點評: 此題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問題可按如下步驟進行:①讓最簡公分母為0確定增根;②化分式方程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關字母的值.

    10.如圖,在?ABCD中,BC=7,CD=5,∠D=50°,BE平分∠ABC,則下列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A. ∠C=130° B. AE=5 C. ED=2 D. ∠BED=130°

    考點: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版權所有

    分析: 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角平分線的定義可知,AB=AE,故AE=AB=CD=5,DE=2,∠C和∠D相鄰,所以互補,所以∠C=130°,故答案可確定.

    解答: 解:∵平行四邊形

    ∴∠ABC=∠D=50°,∠C=130°

    又∵BE平分∠ABC

    ∴∠EBC=25°

    ∴∠BED=180°﹣25°=155°

    ∴不正確的是D,

    故選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在平行四邊形中,當出現(xiàn)角平分線時,一般可構造等腰三角形,進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題.

    二、填空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1.使式子1+有意義的x的取值范圍是x≠1.

    考點: 分式有意義的條件. 版權所有

    分析: 分式有意義,分母不等于零.

    解答: 解:由題意知,分母x﹣1≠0,

    即x≠1時,式子1+有意義.

    故答案為:x≠1.

    點評: 本題考查了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從以下三個方面透徹理解分式的概念:

    ***1***分式無意義?分母為零;

    ***2***分式有意義?分母不為零;

    ***3***分式值為零?分子為零且分母不為零.

    12.若9x2+kx+16是一個完全平方式,則k的值是24或﹣24.

    考點: 完全平方式. 版權所有

    分析: 這里首末兩項是3x和4這的平方,那么中間一項為加上或減去3x和4積的2倍,故k=±24.

    解答: 解:中間一項為加上或減去3x和4積的2倍,

    故k=±24

    故填24;﹣24.

    點評: 本題考查了完全平方式,兩數(shù)的平方和,再加上或減去它們積的2倍,就構成了一個完全平方式.注意積的2倍的符號,避免漏解.

    13.如果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是其外角和的一半,那么這個多邊形是三邊形.

    考點: 多邊形內角與外角. 版權所有

    分析: 利用多邊形外角和定理得出其內角和,進而求出即可.

    解答: 解:∵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是其外角和的一半,由任意多邊形外角和為360°,

    ∴此多邊形內角和為180°,故這個多邊形為三角形,

    故答案為:三.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多邊形內角與外角,得出多邊形的內角和是解題關鍵.

    14.如圖方格紙中△ABC繞著點A逆時針旋轉90度,再向右平移6格可得到△DEF.

    考點: 旋轉的性質;平移的性質. 版權所有

    分析: 觀察圖象可知,先把△ABC繞著點A逆時針方向90°旋轉,然后再向右平移即可得到.

    解答: 解:根據(jù)圖象,△ABC繞著點A逆時針方向90°旋轉與△DEF形狀相同,向右平移6格就可以與△DEF重合.

    故答案為:90,6.

    點評: 本題考查了幾何變換的型別,幾何變換只改變圖形的位置,不改變圖形的形狀與大小,本題用到了旋轉變換與平移變換.

    15.不等式組的整數(shù)解是0、1、2.

    考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整數(shù)解. 版權所有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可先根據(jù)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出x的取值范圍,根據(jù)x是整數(shù)解得出不等式組的整數(shù)解.

    解答: 解:不等式組,

    解得,﹣< p="">

    不等式組的整數(shù)解是0、1和2;

    故答案為0、1、2.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據(jù)x的取值范圍,得出x的整數(shù)解,然后代入方程即可解出a的值.求不等式組的解集,應遵循以下原則:同大取較大,同小取較小,小大大小中間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16.如圖,已知△ABC中,AB=AC=8cm,AD平分∠BAC,點E為AC的中點,則DE=4cm.

    考點: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版權所有

    分析: 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得AD⊥BC,再根據(jù)在直角三角形中,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可得答案.

    解答: 解:∵AB=AC,AD平分∠BAC,

    ∴AD⊥BC,

    ∴∠ADC=90°,

    ∵點E為AC的中點,

    ∴DE=AC=4cm.

    故答案為:4cm.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質,關鍵是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17.如圖,?ABCD的對角線相交于O,且AB=6,△OCD的周長為23,?ABCD的兩條對角線的和是34.

    考點: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版權所有

    分析: 首先由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可求出CD的長,由條件△OCD的周長為23,即可求出OD+OC的長,再根據(jù)平行四邊的對角線互相平分即可求出平行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的和.

    解答: 解:∵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AB=CD=6,

    ∵△OCD的周長為23,

    ∴OD+OC=23﹣6=17,

    ∵BD=2DO,AC=2OC,

    ∴平行四邊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的和=BD+AC=2***DO+OC***=34,

    故答案為:34.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并利用性質解題.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①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②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相等;③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角分別相等;④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18.觀察下列按順序排列的等式:a1=1﹣,a2=,a3=,a4=…試猜想第n個等式***n為正整數(shù)***an=﹣,其化簡后的結果為.

    考點: 規(guī)律型:數(shù)字的變化類. 版權所有

    分析: 根據(jù)題意可知a1=1﹣,a2=﹣,a3=﹣,…由此得出第n個等式***n為正整數(shù)***an=﹣,進一步化簡求得答案即可.

    解答: 解:∵a1=1﹣,

    a2=﹣,

    a3=﹣,

    ∴第n個等式an=﹣,

    其化簡后的結果為.

    故答案為:﹣,.

    點評: 此題考查數(shù)字的變化規(guī)律,要求學生首先分析題意,找到規(guī)律,并進行推導得出答案.

    三、解答題

    19.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2﹣9y2

    ***2***ab2﹣4ab+4a.

    考點: 提公因式法與公式法的綜合運用. 版權所有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1***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2***原式提取a,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 解:***1***原式=***x+3y******x﹣3y***;

    ***2***原式=a***b2﹣4b+4***=a***b﹣2***2.

    點評: 此題考查了提公因式法與公式法的綜合運用,熟練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題的關鍵.

    20.化簡求值:******,其中a=3,b=.

    考點: 分式的化簡求值. 版權所有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原式括號中兩項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減法法則計算,同時利用除法法則變形,約分得到最簡結果,把a與b的值代入計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 解:原式=?***a+b***=,

    當a=3,b=時,原式=.

    點評: 此題考查了分式的化簡求值,熟練掌握運演算法則是解本題的關鍵.

    21.解不等式組:,并把解集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

    考點: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在數(shù)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版權所有

    分析: 分別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即可.

    解答: 解:,

    由①得,x≤3;

    由②得,x>﹣1,

    故此不等式組的解集為:﹣1< p="">

    在數(shù)軸上表示為: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熟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驟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22.如圖,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已知△ABC的三個頂點的座標分別為A***﹣5,1***,B***﹣2,2***,C***﹣1,4***,請按下列要求畫圖:

    ***1***將△ABC先向右平移4個單位長度、再向下平移1個單位長度,得到△A1B1C1,畫出△A1B1C1;

    ***2***△A2B2C2與△ABC關于原點O成中心對稱,畫出△A2B2C2.

    考點: 作圖-旋轉變換;作圖-平移變換. 版權所有

    專題: 幾何變換.

    分析: ***1***根據(jù)點平移的規(guī)律得到A1***﹣1,0***,B1***2,1***,C1***3,3***,然后描點即可;

    ***2***根據(jù)關于原點對稱的點的座標特征得到A2***5,﹣1***,B2***2,﹣2***,C2***1,﹣4***,然后描點即可.

    解答: 解:***1***如圖:

    ***2***如圖:

    點評: 本題考查了作圖﹣旋轉變換:根據(jù)旋轉的性質可知,對應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轉角,對應線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過作相等的角,在角的邊上擷取相等的線段的方法,找到對應點,順次連線得出旋轉后的圖形.也考查了平移變換.

    23.***10分******2014?棗莊模擬***某校七年級準備購買一批筆記本獎勵優(yōu)秀學生,在購買時發(fā)現(xiàn),每本筆記本可以打九折,用360元錢購買的筆記本,打折后購買的數(shù)量比打折前多10本,求打折前每本筆記本的售價是多少元?

    考點: 分式方程的應用. 版權所有

    分析: 設打折前售價為x元,則打折后售價為0.9x元,表示出打折前購買的數(shù)量及打折后購買的數(shù)量,再由打折后購買的數(shù)量比打折前多10本,可得出方程,解出即可.

    解答: 解:設打折前售價為x元,則打折后售價為0.9x元,

    由題意得,+10=,

    解得:x=4,

    經檢驗得:x=4是原方程的根,

    答:打折前每本筆記本的售價為4元.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應用,關鍵是正確理解題意,找出等量關系,再列出方程.注意解方程后不要忘記檢驗.

    24.***11分******2015春?鄄城縣期末***已知,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C、BD相交于O點,點E、F分別為BO、DO的中點,試證明:

    ***1***OA=OC,OB=OD;

    ***2***四邊形AECF是平行四邊形;

    ***3***如果E、F點分別在DB和BD的延長線上時,且滿足BE=DF,上述結論仍然成立嗎?請說明理由.

    考點: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與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版權所有

    分析: ***1***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從而可得到結論.

    ***2***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根據(jù)這個判定定理可證明.

    ***3***仍然成立的,仍舊根據(jù)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可證明.

    解答: 證明:***1***∵AC,BD是平行四邊形ABCD中的對角線,O是交點,

    ∴OA=OC,OB=OD.

    ***2***∵OB=OD,點E、F分別為BO、DO的中點,

    ∴OE=OF,

    ∵OA=OC,

    ∴四邊形AECF是平行四邊形.

    ***3***結論仍然成立.

    理由:∵BE=DF,OB=OD,

    ∴OE=OF,

    ∵OA=OC,

    ∴四邊形AECF是平行四邊形.

    所以結論仍然成立.

    點評: 本題考查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和性質,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

    25.***11分******2015春?鄄城縣期末***如圖,已知,在Rt△ABC中,∠C=90°,沿過B點的一條直線BE摺疊這個三角形,使C點與AB邊上的一點D重合.

    ***1***當∠A滿足什么條件時,點D恰為AB的中點寫出一個你認為適當?shù)臈l件,并利用此條件證明D為AB的中點;

    ***2***在***1***的條件下,若DE=1,求△ABC的面積.

    考點: 翻折變換***摺疊問題***;勾股定理. 版權所有

    專題: 證明題;開放型.

    分析: ***1***根據(jù)摺疊的性質:△BCE≌△BDE,BC=BD,當點D恰為AB的中點時,AB=2BD=2BC,又∠C=90°,故∠A=30°;當新增條件∠A=30°時,由摺疊性質知:∠EBD=∠EBC=30°,又∠A=30°且ED⊥AB,可證:D為AB的中點;

    ***2***在Rt△ADE中,根據(jù)∠A,ED的值,可將AE、AD的值求出,又D為AB的中點,可得AB的長度,在Rt△ABC中,根據(jù)AB、∠A的值,可將AC和BC的值求出,代入S△ABC=AC×BC進行求解即可.

    解答: 解:***1***新增條件是∠A=30°.

    證明:∵∠A=30°,∠C=90°,所以∠CBA=60°,

    ∵C點摺疊后與AB邊上的一點D重合,

    ∴BE平分∠CBD,∠BDE=90°,

    ∴∠EBD=30°,

    ∴∠EBD=∠EAB,所以EB=EA;

    ∵ED為△EAB的高線,所以ED也是等腰△EBA的中線,

    ∴D為AB中點.

    ***2***∵DE=1,ED⊥AB,∠A=30°,∴AE=2.

    在Rt△ADE中,根據(jù)勾股定理,得AD==,

    ∴AB=2,∵∠A=30°,∠C=90°,

    ∴BC=AB=.

    在Rt△ABC中,AC==3,

    ∴S△ABC=×AC×BC=.

    點評: 本題考查圖形的翻折變換,解題過程中應注意摺疊是一種對稱變換,它屬于軸對稱,根據(jù)軸對稱的性質,摺疊前后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不變.

    初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在七年級數(shù)學期末的考試道路上,學習沒有止境,每天學習進步一點點,數(shù)學期末考試就會成功!下面由我為你整理的初二數(shù)學上冊期末檢測試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二數(shù)手晌學上冊期末檢測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1. 的相反數(shù)和絕對值分別是()

    A. B. C. D.

    2.如果 和 互為相反數(shù),且 ,那么 的倒數(shù)是( )

    A. B. C. D.

    3.(2016?湖南長沙中考)下列各圖中,∠1與∠2互為余角的是( )

    A B C D

    4.(2016?北京中考改編)有理數(shù)a,b在數(shù)軸上的對應點的位置如圖所示,則正確的結論

    是( )

    第4題圖畢攜鋒

    A.a>-2 B.a<-3 C.a>-b D.a<-b

    5.已知有一整式與 的和為 ,則此整式為()

    A. B. C. D.

    6.(2016?吉林中考)小紅要購買珠子串成一條手鏈.黑色珠子每個a元,白色珠子每個b元,要串成如圖所示的手鏈,小紅購買珠子應該花費( )

    A.(3a+4b)元 B.(4a+3b)元 C.4(a+b)元 D.3(a+b)元

    第6題圖

    7.(2015?河北中考)圖中的三視圖所對應的幾何體是()

    C. D. 第7題圖

    8.(2015?吉林中考)如圖,有一個正方體紙巾盒,它的平面展開圖是()

    第8題圖

    9.2條直線最多有1個交點,3條直線最多有3個交點,4條直線最多有6個交點,…,那么6條直線最多有( )

    A.21個交點 B.18個交點

    C.15個交點 D.10個交點

    10.如圖,直線 和 相交于 點, 是直角, 平分 , ,則 的大小為( )

    A. B. C. D.

    11.(2015?山東泰安中考)如圖,AB∥CD,∠1=58°,F(xiàn)G平分∠EFD,則∠FGB的度數(shù)等于( )

    A.122° B.151° C.116° D.97°

    12. (2015?山西中考)如圖,直線a∥b,一塊含6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A=60°)按如圖所示放置.若∠1=55°,則∠2的度數(shù)為( )

    A.105° B.110°

    C.115° D.120°

    二、填空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3.如果 的值與 的值互為相反數(shù),那么 等于_____.

    14.足球比賽的記分規(guī)則是:勝一場得3分,平一場得1分,負一場得0分.一隊打14場,負5場,共得19分,那么這個隊共勝了_____場.

    15.一個兩位數(shù),個位數(shù)字和十位數(shù)字之和為10,個位數(shù)字為 ,用代數(shù)式表示這個兩位數(shù) 是.

    16.定義 ,則 _______.

    17.當 時,代數(shù)式 的值為 ,則當 時,代數(shù)式 _____.

    18.若關于 的多項式 中不含有 項,則 _____.

    19.(2016?江蘇連云港中考)如圖,直線AB∥CD,BC平分∠ABD,若∠1=54°,則∠2= .

    20.如圖,已知點 是直線 上一點,射線 分別是 的平分線,若 則 _________, __________.

    三、解答題(共60分)

    21.(8分)已知 互為相反數(shù), 互為倒數(shù), 的絕對值是 ,求 的值.

    22.(8分)給出三個多項式: ,請選擇你最喜歡的兩個多項式進行加法運算并分解因式,并求當x=-2時該式的結果.

    23.(10分)如圖,直線 分別與直線 相交于點 ,與直線 相交于點 .

    若∠1=∠2,∠3=75°,求∠4的度數(shù).

    第23題圖 第24題圖

    24.(10分)如圖, , , 交隱饑AB于 .問 與 有什么關系?請說明理由.

    25.(12分)如圖, 于點 , 于點 , .請問: 平分 嗎?若平分,請說明理由.

    第26題圖

    第25題圖

    26.(12分)如圖,已知點 在同一直線上, 分別是AB,BC的中點.

    (1)若 , ,求 的長;

    (2)若 , ,求 的長;

    (3)若 , ,求 的長;

    (4)從(1)(2)(3)的結果中能得到什么結論?

    初二數(shù)學上冊期末檢測試題參考答案

    1.B 解析: 的相反數(shù)是 , ,故選B.

    2.A 解析:因為 和 互為相反數(shù),所以 ,故 的倒數(shù)是 .

    3.B 解析:A:根據(jù)對頂角相等,以及“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2;B:∵ 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 ∠1+∠2=90°,即∠1與∠2互為余角;C:∵ ∠1與∠2是對頂角,∴ ∠1=∠2;D:∵ ∠1+∠2=180°, ∴ ∠1與∠2互補.故選B.

    4.D 解析:觀察數(shù)軸可得-3

    觀察數(shù)軸還可得1

    故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

    規(guī)律:利用數(shù)軸可以比較任意兩個實數(shù)的大小,即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兩個實數(shù),右邊的總比左邊的大;在原點左側,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5.B 解析: ,故選B.

    6.A 解析:因為圖示手鏈有3個黑色珠子,4個白色珠子,而每個黑色珠子a元,每個白色珠子b元,所以總花費=(3a+4b)元,所以選A.

    7.B 解析: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是分別從物體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平面圖形,由于主視圖為 ,故A,C,D三選項錯誤,選項B正確.

    8.B 解析:因為選項A折成正方體后,圓圈與“紙巾”所在的面是相對的,所以A錯誤;

    選項B折成正方體后,圓圈與“紙巾”所在的面相鄰且位置關系正確;

    選項C折成正方體后,圓圈與“紙巾”所在的面相鄰但位置關系不正確;

    選項D折成正方體后,圓圈與“紙巾”所在的面相鄰但位置關系不正確.因此B正確.

    9.C 解析:由題意,得n條直線的交點個數(shù)最多為 (n取正整數(shù)且n≥2),故6條直線最多有 =15(個)交點.

    10.A 解析:因為 是直角,

    所以

    又因為 平分 ,所以

    因為 所以

    所以 .

    11.B 解析:根據(jù)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EFD=∠1=58°.

    由FG平分∠EFD可得∠GFD=29°.

    由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得∠FGB=180°-∠GFD=180°-29°=151°.

    12.C 解析:如圖所示,設∠1的對頂角是∠3,

    ∴ ∠1=∠3=55°.

    又∵ ∠A+∠3+∠4=180°,∠A=60°,

    ∴ ∠4=65°.

    ∵ ∠4和∠5是對頂角,∴ ∠5=65°.

    ∵ a∥b,∴ ∠5+∠2=180°,∴ ∠2=115°. 第12題答圖

    13. 解析:根據(jù)題意,得 ,解得 .

    14.5 解析:設共勝了 場.由題意,得 ,解得

    15.100-9 解析:10×(10- )+ =100-9 .

    16. 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1※2)※3=(1-2)※3=(﹣1)※3=1-3=﹣2.

    17.7 解析:因為當 時, ,所以 ,即 .

    所以當 時, .

    18. 解析: ,

    由于多項式中不含有 項,故 ,所以 .

    19.72° 解析:∵ AB∥CD,∠1=54°,

    ∴ ∠ABC=∠1=54°,∠ABD+∠BDC=180°.

    ∵ BC平分∠ABD,

    ∴ ∠ABD=2∠ABC=2×54°=108°,

    ∴ ∠BDC=180°-∠ABD=180°-108°=72°.

    ∵ ∠2與∠BDC是對頂角,

    ∴ ∠2=∠BDC=72°.

    點撥: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

    20. 解析:因為

    所以

    因為 是 的平分線, ,

    所以

    所以

    因為 是 的平分線,

    所以

    21.解:由已知可得, , , .

    當 時, ;

    當 時, .

    22.解:情況一: 當x=-2時,x(x+6)=-8;

    情況二: 當x=-2時,(x+1)(x-1)=3;

    情況三: 當x=-2時,(x+1)2 =1.

    23.解:因為 ,所以 ∥ ,

    所以∠4=∠3=75°(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24.解: .理由如下:

    因為 ,所以 ∥ ,所以 .

    又因為 ,所以 ,故 ∥ .

    因為 ,所以 .

    25.解:平分.理由如下:

    因為 于 , 于 (已知),

    所以 (垂直的定義),

    所以 ∥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所以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因為 (已知),所以 (等量代換).

    所以 平分 (角平分線的定義).

    26.解:(1)因為點 在同一直線上, 分別是AB,BC的中點,

    所以 .

    而MN=MB-NB,AB=20,BC=8,

    所以MN= .

    (2)根據(jù)(1)得 .

    (3)根據(jù)(1)得

    (4)從(1)(2)(3)的結果中能得到線段MN始終等于線段 的一半,與 點的位置無關.

    初二數(shù)學下冊試卷可打印

    同學們在數(shù)學考試之前做好復習計劃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記得做八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題,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卷蘇科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卷

    一、填空 (每題2分,共24分)

    1.9的算術平方根是 ;-27的立方根是 .

    2.點A(3,-4)位于第 象限,點A到原點O的距離等于 .

    3.若數(shù)據(jù)2,x,4,8的平均數(shù)是4,則這組數(shù)據(jù)的眾數(shù)是 ;中位數(shù)是 .

    4.已知點A(3,b)與點B(a,-2)關于y軸對稱,則a= ;b= .

    5.已知一次函數(shù) 的圖象與x交于點A(2,0),則k= ;該函數(shù)y的值隨x的增大而 (添填增大或減少).

    6.在等腰△ABC中,∠A=4∠B. (1)若∠A是頂角,則∠C= ;(2) 若∠A是底角,則∠C= .

    7.菱形的面褲笑賣積是24cm2,一條對角線長是8cm,則另一條對角線胡逗長為 ;該菱形的周長是 .

    8.據(jù)統(tǒng)計,2011年十?一期間,我市某風景區(qū)接待游客的人數(shù)為89740人次,將這個數(shù)字保留三個有效數(shù)字,用科學記數(shù)法可表示為 .

    9.經過點P(0,5),且平行于直線y=-3x+7的直線解析式是 .

    10.如圖,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AD=DC,∠B=60°,AE∥DC,若AE=4 cm,則梯形ABCD的周長是 .

    (第10題圖) (第11題圖)

    11.如圖,在△AOB中,∠B=25°, 將△AOB繞點O順時針旋轉50° 得到△A′OB′,邊A′B ′

    與邊OB交于點C(點A′不在OB上),則∠A′CO的度數(shù)為 .

    12.如圖,已知1號、4號兩個正方形的面積和為8,2號、3號兩個正方形 的 面積和為5,則a、b、c三個正方形的面積和為 .

    二、選擇(每題2分,共18分)

    1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9的平方根是±3 B.1的立方根是±1

    C. =±1 D.一個數(shù)的算術平方根一定是正數(shù)

    14.如圖,將一塊正方形紙片沿對角折疊一次,然后在得到的三角形的三個角上各挖去一個圓洞,最后將正方形紙片展開,得到的圖案是

    升廳15.一次函數(shù) 的圖象不經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6.下列條件中,不能判斷△ABC為直角三角形的是

    A. , , B.a∶b∶c=3∶4∶5

    C.∠A+∠B=∠C D.∠A∶∠B∶∠C=3∶4∶5

    17.若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是3和6,則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

    A.12 B.15 C.12或15 D.9

    18.點 、 在直線 上,則 與 大小關系是

    A. B. C. D.無法確定

    19.如圖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中位線EF交BD于點O,若OE∶OF=1∶4,則AD∶BC等于

    A.1∶2 B.1∶4 C.1∶8 D.1∶16

    (第19題圖) (第20題圖) (第21題圖)

    20. 如圖,點E、F、G、H分別是任意四邊形ABCD中AD、BD、BC、CA的中點,當四邊形ABCD的邊滿足下列 條件時,四邊形EFGH是菱形.

    A.AB∥DC B.AC=BD C.AC D.AB=DC

    21.如圖,已知矩形紙片ABCD,點E 是AB的中點,點G是BC上的一點,∠BEG>60°,現(xiàn)沿直線EG將紙片折疊,使點B落在紙片上的點H處,連接AH,則圖形中與∠BEG相等的角的個數(shù)有

    A.4 B.3 C.2 D.1

    三、解答題:

    22.(每小題4分,共8分)計算、求值.

    (1)已知:(x+5)2=16,求x; (2)計算: .

    23.(本題8分)操作與探究

    (1)如圖,已知點A,B的坐標分別為(0,0),(4,0),將△ABC繞點A按逆時針方向旋轉90?得到△AB′C′.

    ①畫出△AB′C′;

    ②點C′的坐標 .

    (2)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函數(shù) 的圖象 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線.

    實驗與探究:由圖觀察易知A(0,2)關于直線 的對稱點 的坐標為(2,0),請在圖中分別標明B(5,3) 、C(-2,5) 關于直線 的對稱點 、 的位置,并寫出它們的坐標: 、 ;

    歸納與發(fā)現(xiàn):結合圖形觀察以上三組點的坐標,

    你會發(fā)現(xiàn):坐標平面內任一點

    P(m,-n)關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

    分線 的對稱點 的坐標為 ;

    24.(本題7分)某教師為了對學生零花錢的使用進行教育指導,對全班50名學生每人一周內的零花錢數(shù)額進行了調查統(tǒng)計,并繪制了統(tǒng)計表及如圖所示的統(tǒng)計圖.

    零花錢數(shù)額(元) 5 10 15 20

    學生人數(shù)(個) a 15 20 5

    請根據(jù)圖表中的信息回答以下問題.

    (1)求a的值;

    (2)求這50名學生每人一周內的零花錢數(shù)額的眾數(shù)和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

    25.(本題6分)如圖,在△ABC中,D是BC上的點,O是AD

    的中點,過A作BC的平行線交BO的延長線于點E,則四邊

    形ABDE是什么四邊形?說明你的理由。

    26.(本題6分)已知:如圖,在矩形OABC中,邊OA、

    OC分別在 x、y軸上,且A(10,0),C(0,6).

    點D在BC邊上,AD=AO.

    (1)試說明OD平分∠CDA;

    (2)求點D的坐標;

    27.(本題7分)已知:如圖,O正方形ABCD的中心,BE平分∠DBC,交DC于點E,延長BC到點F,使CF=CE,連結DF,交BE的延長線于

    點G,連結OG.

    (1)說明:△BCE≌△DCF;

    (2)OG與BF有什么位置關系?說明你的結論;

    28.(本題8分)已知:如圖,平面直角坐標系 xOy中,直線

    與直線 交于點A(-2,4)。

    (1)求直線 的解析式;

    (2)若直線 又與另一直線 交于點B,

    且點B的橫坐標為-4,求直線AB的解析式和△ABO

    的面積。

    29.(本題8分)某通訊公司推出①、②兩種通訊收費方式供用戶

    選擇,其中一種有月租費,另一種無月租費,且兩種收費方式的通訊時間x(分鐘)與收費y(元)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如圖所示.

    (1)有月租費的收費方式是 (填①或②),

    月租費是 元;

    (2)分別求出①、②兩種收費方式中y與自變量

    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3)請你根據(jù)用戶通訊時間的多少,給出經濟實

    惠的選擇建議.

    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卷蘇科版答案

    一、填空(每題2分)

    1、3;-3; 2、四;5 3、2;3 4、-3;-2 5、-1;減少 6、30o;80o

    7、6;20 8、8.97×104 9、y=-3x+5 10、20 11、75 o 12、18

    二、選擇

    13、A 14、C 15、A 16、D 17、B 18、C 19、B 20、D 21、B

    三、22、(1) (2分) (4分,對一個給1分)

    (2)原式=4-2-3(3分)= -1 (4分)

    23.(1)①略(2分)②點C′(-2,5)(4分)

    (2)(2) ①如圖: , (2分) ②(-n,m) (4分)

    24、(1) 總人數(shù)50 所以a=50-15-5-20=10 (1分)

    (2)本周內有20人的零花錢是15元,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所以眾數(shù)是15;(3分) =12。(5分)中位數(shù)是12.5(7分)

    25、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1分)△AOE≌△DOB(3分)得AE=BD(4分)

    ∵AE∥BD,∴四邊形ABDE是平行四邊形。(6分)

    26.(1)在矩形OABC中,OA//BC ∠CDO=∠DOA(1分)又由AD=AO得∠ADO=∠DOA,(2分)

    ∠CDO=∠ADO(3分)

    (2)在Rt△ABD中,BD2=AD2-AB2 BD=8(4分)CD=2 (5分) D(2,6)(6分)

    27、(1)因為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BC=DC(1分), ∠DCB=∠DCF=90°(2分),而CF=CE,則△BCE≌△DCF(3分).

    (2) (4分)由(1)知△BCE≌△DCF,所以∠CDF=∠CBE,且∠CEB=∠DEG,則∠DGE=∠BCE=90°,(5分)又因為BE平分∠DBC,所以GF=GD.(6分)而O正方形ABCD的中心,則OG是△DBF的中位線,所以 .(7分)

    28.解:(1)把x=-2,y=4代入 ,得4=-2m,m=-2(1分), (2分)

    (2)把x=-4代入y=2x,y=-8 B(-4,-8)(3分)

    因為直線 過A(-2,4),B(-4,-8)

    所以 k=6,b=16 y=6x+16, (5分,求對一個k、b的值給1分)

    設AB與x軸交于點C,在y=6x+16中,令y=0, 得x= (6分)

    S△ABO= S△ACO +S△BCO= (8分)(梯形分割法參照給分)

    29、解:(1)①(1分);30(2分)

    (2)設y有=k1x+ b,y無=k2x,由題意得 (3分)b=30(4分) (5分)

    故所求的解析式為y有=0.1x+30; y無=0.2x.

    (3)由y有=y無,得0.2x=0.1x+30,解得x=300;

    當x=300時,y=60.(6分)

    故由圖可知當通話時間在300分鐘內,選擇通話方式②實惠(7分);當通話時間超300分鐘,選擇通話方式①實惠(8分)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无码免费看|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片|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熟妇人妻无码xxx视频|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国产成人AV片无码免费|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直播 |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洗澡|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不卡|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